偏見與信任(二):銘記歷史,學會寬容
2005年4月20日玻璃般的信任
許多波蘭國內的人自始至終對德國人持懷疑態度,認為德國人傲慢,並譴責德國人對鄰國人的生活不感興趣。除此以外,波蘭人感覺──包括在去年波蘭加入歐盟之後──被自視優越的德國人俯視看待,波蘭人從來沒被真正視為是同等的夥伴。儘管在最近十數年中,兩國的關係漸漸緩和,並逐步建立起一定程度的謹慎的信任,但是這種信任,──可以這麼說──是玻璃作的,易碎。
這種玻璃關係表現在一些方面,其中一件是:幾年前,德國被驅者聯合會女主席施泰因巴赫建議建立一座反被驅逐中心,以紀念二戰後因邊界西遷導致許多德國人被迫遷離他們的──如今是波蘭人的──家園。這個計劃石破天驚,在波蘭引起一片恐慌。
幾十年的努力,可能一朝即瓦解
這個事件,以及其後呼聲很高的一個德國被驅逐者組織要求賠償,又把德國的整體形象破壞了,波蘭大型日報「Gazeta Wyborcza」的前駐德國記者和編輯嚓格若茨卡女士如此認為。她回憶道:「有一段時期,人們對所發生的事情正常報導,沒有任何背後成見。」
「但是大約三年來情況真的改變了」,嚓格若茨卡女士說,「這始於被驅逐者聯合會的要求,隨後是反被驅逐中心事件,於是確實情況一下子改變了,因為這使得我們非常惶惑,我們居然這一次也被當成是作案者(或者我們也害怕面對)。但是當時情形看起來就是,我們就像是作案者,而德國人是受害者。那確實是我們所不願的歷史原因造成的。這個事件的確激怒了所有人,於是現在聲音都變調了。一些話,多年來就再沒有對德國人說過的很刻薄的話,於是一下子又都冒出來了。」
重任在青少年身上
就是今天,人們仍然不能說,德國與波蘭的關係是真正正常的。而關係正常化──這至少是兩國政府於1991年建立的「德波青少年事業」組織的目標。德波青少年事業在波茨坦和華沙分別設有辦公室,並在過去幾年內為增進兩國青少年之間更好的認識與理解作出了貢獻。
位於華沙的德波青少年事業負責人沃美拉說:「我們所做的就是促進青少年交換,具體指的是:在資金上予以扶持,以及更深遠意義上的提供咨詢、告知真相等等。每年我們資助超過3500個青少年會面互相認識。至今總共進行了3萬5千個項目,共有130萬來自德國和波蘭的青少年參加。」
帕沃爾是波蘭職業中學生與德國大眾汽車培訓生會見活動的參加者之一,這個活動在奧斯維辛的青少年會館舉行。早在1980年代以來,大眾汽車公司就每年一次主辦類似的活動。青少年們幫助保養歷史文物和紀念館──同時實地學習共同的歷史。在這裡,帕沃爾和他的夥伴們渡過了兩個星期時間。
帕沃爾說:「對我個人來說,參加這個活動並來這裡工作意味著很多東西。我以前從來沒來過奧斯維辛。我也很高興,我能來這兒和德國的青少年們一起幹活。工作中我們是一個集體,我覺得很重要,來自兩國的人在這裡一起工作。」
集體承擔共同的記憶
才兩天時間,小夥子姑娘們就相互混熟了,並融成一個團結的團隊。他們說德語、波蘭語、英語,或者比劃手勢,甚至手腳並用。在停留期間的每一天,青少年們都要面對納粹的侵略罪行。國際奧斯維辛委員會的工作人員為他們進行教育照顧。因為孩子們在紀念館所做的工作,首先會在精神上產生壓力。比如,他們清撿平坦的混凝土坑道裡的樹葉,鏽跡斑斑的當年煤氣管道的閥門。牆體已經不在了,殘留的地面和房基還在提醒人們這個地方曾發生的可怕的過去。
這個群體內部的共同感受幫助青少年們完成了艱巨的工作。20歲的薩布瑞娜說:「我想,正是在集體這個環節上使得該項目意義深遠,不同國家的這麼多個群體穿過奧斯維辛,並在這個廣場停留,並且我們作為一個集體一起來體驗。沒有人問你來自哪個國家,而是我們是一個整體。」
薩布瑞娜、帕沃爾和其他人成了朋友──一起認識兩國共同的歷史,願意通過回顧昨天,為德國和波蘭重修舊好作出貢獻的朋友。
銘記歷史,學會寬容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至今已經60年了,然而當年造成的創傷一直未能癒合。讓歷史抹去這一段──這是不可能的;但是──人們可以並且必須細心照料它,絕不能讓歷史重演,西斯拉克這麼認為。
這個波蘭小夥子說:「關鍵是,人們應該從歷史中學到教訓,而不應該一再追究誰應對什麼負責。歷史既然已經發生了,人們必須永遠記住它,永遠不要忘記最重要的事件。但是人們必須從中學會寬容,如何去原諒別人,這才是將來最重要的。」
(全文完)
(作者:艾斯特.布若德斯)
轉載或引用務請標明「德國之聲」
本站網址:www.dw-world.de/chine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