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四流亡學者: 中國民主化是台灣建國的前提
2020年6月3日(德國之聲中文網) 德國之聲: 你到台灣已經兩年了,怎麼看台灣這個地方跟六四的連結?
吳仁華: 總結來講,台灣隨著李登輝時期的本土化到現在,我覺得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他們對中國不會太關心,對六四更不會關心。今天在台灣關心六四問題,關心天安門事件對中國,對國際影響的人微乎其微。
我接觸的實際情況,我覺得感覺不是很好。只有華人民主書院一些朋友,極少數的朋友還在關心,每年還會舉行一些紀念活動......但是參與的人都是很少.......台獨的呼聲或傾向越來越清楚以後,他們不關心中國問題,也不關心六四問題。
所以有時候我就忍不住會在一些場合跟一些台灣的朋友說,我就說我們有中國背景的人事實上比外國人還外國人。台灣的很多一些活動會請東南亞和東亞的一些國家,包括一些很小的團體作為主要的參與者,但是很少會邀請中國背景的異議人士或是民運人士或者相關的團體去參加這種活動...
延伸閱讀:專訪﹕研究六四29載讓我很痛苦
我一再強調,台灣的未來不管是繼續目前的狀況,還是獨立建國的話,實際上是必須要有一個前提,就是中國的民主化。中國不民主化的話,台灣即使說獨立建國了,還是時時會受到中國種種的威脅。如果中國民主化以後,兩岸的關係,包括台灣以後的國家定位這些問題可以在民主的軌道上去協商去解決,不會像現在這樣動不動就武力的威脅。
所以我一再跟台灣的朋友說,從台灣自身的利益出發,考慮到台灣的未來,一定要去關心與支持中國的民主化。因為這不是單純的一個支持的問題是關係到台灣現在的安全,關係到台灣的未來。
德國之聲: 對於台灣關注六四有何建議?
吳仁華:關於六四研究,事實上台灣一直是有條件的,台灣有很多的大學,很多研究機構,包括台灣很多研究人員在研究二二八事件和美麗島事件方面,都有很好的經驗,比如說口述歷史,一些資料收集都有專業的能力。如果台灣在這方面從關心自己的未來和安全開始去研究中國問題的話,可以把六四研究列入,比如說在大學研究機構設立專門的研究項目......招收碩士生博士生的話,培養一些研究人才的話,我覺得這是一個很好的設想。
德國之聲:今年跟往年談六四有何差別?
吳仁華:從去年我就談到六四鎮壓還在持續,就是談到了香港的問題。我就說。如果當年六四,如果學生的民主運動沒有被血腥地鎮壓,如果中國在當時能夠接受學生民主要求,接受學生新聞自由要求的話,中國如果能夠和平轉型的話,那麼今天中國不會是這種狀況,那麼今天香港也不會出現這種血腥鎮壓的場面。
德國之聲:您對於現在香港的情勢有什麼看法?
吳仁華:對香港的情勢我並不樂觀。因為一個是共產黨它是不會理性思維的,為了維持自己的統治會動用極端的手段,就像當年天安門事件。你想當時天安門事件那個民主運動的規模非常龐大,涉及到中國400多個大中小城市。光是在北京的話,百萬人的遊行就在3次以上。但是最後中國政府還是出動了20多萬全副武裝的軍隊,動用坦克進行鎮壓。所以我就想,如果香港的抗爭繼續下去,儘管香港的抗爭者非常英勇,前僕後繼,但是最終的話,在中共政府認為自己的政權是受到威脅的時候還是會動用武力的。
德國之聲致力於為您提供客觀中立的新聞報導,以及展現多種角度的評論分析。文中評論及分析僅代表作者或專家個人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