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誰來擔任中國總理?
2022年10月10日(德國之聲中文網)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七次全體會議10月9日上午在北京召開。中央委員會總書記習近平代表中央政治局向全會作工作報告,並就十九屆中央委員會向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報告討論稿向全會作了說明。王滬寧就《中國共產黨章程(修正案)》討論稿向全會作了說明。這也是二十大召開前中共中央的最後一次全會,至少從官方新聞稿來看,新一屆領導層人選依然是未知數。
在過去的十年間,習近平通過反腐敗等黨內運動打壓了潛在的反對派,通過成立一系列自己擔任組長的"工作小組"或者"委員會"將許多國家職權集中到自己手中。他被稱作"領導核心","習近平思想"更是被寫入了中國憲法。2018年,他還成功地取消了憲法中限制國家主席任期的限制。他很可能在中共二十屆黨代會以及其後不久的全國人大會議上確認獲得第三個任期。
對手派系不可小覷
美國亞洲協會政治研究所在其"解碼中國二十大"場景研究中指出,為了穩固地進入下一個乃至更多的任期,習近平迫切需要更多的親信進入政治局等高層權力機關,並且盡可能地排除黨內潛在對手。該研究認為,前領導人江澤民、胡錦濤在中共黨內都有自己的勢力,現總理李克強為首的"團派"也是習近平不可小覷的力量。
亞洲協會政治研究所首先分析了年齡因素,指出如果按照迄今為止的"七上八下"不成文規則,現任政治局常委栗戰書和韓正很有可能退休。前者雖為習近平的長期盟友,但已72歲。後者即將年滿70歲,且被認為是江澤民派系的人物,習近平也樂見其退休。
不過,李克強、汪洋、王滬寧雖然未滿68周歲,理論上仍可連任一屆政治局常委,但是習近平仍然會希望由更為年輕的親信來取代他們,從而鞏固自己接下去幾個任期的權力。場景研究分析認為,習近平已經把取代李克強作為自己的政治優先項目,因此新一屆總理人選將極為關鍵。
誰走誰留?
圍繞這一問題,亞洲協會政治研究所列出了5種可能場景。在第一種場景中,現任上海市委書記李強可能成為國務院總理。不過,由於今年春天的上海疫情以及封城措施,李強的競爭力遭到了削弱。假如他依然出任總理,則證明習近平的政治能量空前強大。不過,作為交換,這有可能增加李克強留任政治局常委並且出任全國人大常委會主席的可能性,同時李克強的團派親信胡春華則有可能取代退休的韓正進入政治局常委會並且擔任第一常務副總理。無論如何,現任常委中必然會有一到兩人留任。
在第二種場景中,汪洋將會出任總理,而李克強則將徹底退休。年輕的團派人物胡春華也將無法成為政治局常委。而接替韓正的人選則會是現任上海市委書記李強。王滬寧和趙樂際將留任政治局常委,並轉兼全國政協以及全國人大常委會主席。趙樂際原本兼任的中紀委主任職位,則將由新晉常委兼任,這一人選可能是丁薛祥、陳敏爾等習近平的親信。原先由王滬寧負責的主管意識形態工作的中央秘書處,也將由習近平親信掌管。
第三種場景的可能性則相當低:"七上八下"年齡規則被摒棄,70歲的韓正出任總理,習近平的權力地位遭到明顯削弱。同時,李克強也依然留任政治局常委,並轉兼全國人大常委會主席,汪洋則繼續擔任全國政協主席。這意味著在7人政治局常委會中,習近平將面臨李克強、汪洋這兩名團派成員以及韓正這一江澤民派系人物。王滬寧在這種場景下將退休,留任的趙樂際將接管他的意識形態工作。習近平的親信李強依然有望進入政治局常委會,但是只能排名最末,成為第一常務副總理。中紀委掌門人則將由陳敏爾、丁薛祥等習近平親信出任。
第四種場景的可能性也不高:習近平獲得了幾乎不受限制的權力,讓自己的親信全面取代了李克強、韓正、汪洋、王滬寧、栗戰書。為了展現出一些寬宏大量,習近平仍然有可能讓胡春華等其他政治派別的人進入政治局常委會。
第五種場景則是政治局常委從7人增加到9人。假如習近平的地位遭到削弱,對手派系的人選出任總理,這種場景就很有可能發生。屆時,習近平可以憑借擴大的政治局常委會來平衡派系力量,為更多的派系任命製造空間。同時,習近平自己的派系也會要求擴大常委會來為更多的年輕人創造機會,並且著眼於打造下一代領導人。
© 2022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