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勃海爾家族-青島海爾的「扶持者」(43)
2004年2月4日其實,利勃海爾(Liebherr)並沒有很悠久的歷史,只不過存在了50多年。利勃海爾剛開始時,也不是那麼順利。青島海爾起步在中國從落後走向現代的初年,而德國的利勃海爾起步於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那是德國真實意義上百廢待興的年代。
在德意志共和國初建的時期,缺的不僅是原料,而還有各種機器,比如那個時代最需要的建築業所最需要的東西之一就是起重機。年輕的漢斯.利勃海爾是今日巴符州施瓦本地區的人,在他的家鄉基爾希多夫,他學的是泥水匠的手藝。作為一名泥水匠,他卻看到了建築業的大需要。他跟一名設計師和幾名鉗工一起,搞出了他的第一個產品:一台可行駛的塔式起重機。
1949年秋,他滿懷希望地把這個大傢伙搬到法蘭克福博覽會上去,然而無人問津。但他堅信:「用進行卓越工作的堅定意志甚至可以達到幾乎不可能達到的目標。」他的信念很快有了回報。
幾個月後,德國建築業的第一批訂單來了。由於人們不僅需要起重機,漢斯便一步步地擴大著他的產品,接踵而來的是液壓挖土機,再後來是混凝土攪拌機。1951年底,基爾希霍夫的這家企業已經擁有了400名員工,創造了8億馬克的營業額。這在當時是個驚人的數字。對一個年輕的企業來說,更是驚人的業績。
基石奠定之後,不知疲倦的漢斯.利勃海爾展開了他更大的鴻圖。先是在德國,然後在全世界,建廠,建點。不斷設計開發新的特殊機器,使公司得以持續地成長,收入持續地增加。
1976年,公司分為二支,利勃海爾在比伯爾拉赫建立了控股公司,主管德國國內業務,在瑞士奴斯鮑門建立了利勃海爾國際股份公司,主管全部國外業務。漢斯擔任德國控股公司的監事會主席,同時又是瑞士股份公司的管理委員會主席。公司的一分為二,當然也是從稅務上考慮的。瑞士是眾所周知的稅務天堂嘛。
利勃海爾進入了德國大企業的行列。而漢斯的成績也得到社會的肯定,他於70年代末獲得了著名的亞琛工大授予的名譽博士頭銜。利勃海爾走進中國市場,為中國人所認識也是在漢斯的領導下實現的。那時(1984年),尚可以稱為毛後鄧初時期,利勃海爾是最早打進中國市場的德國企業之一。不僅青島冰箱總廠通過利勃海爾創了名牌,利勃海爾同樣通過青島在中國創了聲譽。
1993年,78歲的漢斯.利勃海爾去世,他留下了5個孩子,1女4男。他留給他的孩子們的是一個欣欣向榮的企業。那時,這家企業在德國就有9000名員工,公司每年營業額達50億馬克。
第二代利勃海爾企業主沒有辜負他們的老爸。在兩名主要股東維利.利勃海爾(今年56歲)和他最小的妹妹伊朔爾德的領導下,企業進一步蓬勃發展。今天,利勃海爾在全世界已經擁有80多個子公司,21000名員工,2001年營業總額達41.3億歐元。無論在建築機械領域,在(空中巴士)飛機零配件領域,或是在家用電器領域,利勃海爾都在歐洲乃至全世界的領頭羊之列。
利勃海爾是一個堅定的家族企業。它沒有考慮過把自己交給全社會。維利說過:「我們沒有看到任何使我們不再是家族企業的理由。」公司的所有股東都是家族成員。維利和伊朔爾德兄妹倆的財產額為18億歐元。
(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