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歲的科隆藝術展求「新」若渴
2006年11月2日突出新人新作
繼90年代初的景氣弱勢之後,藝術市場一年一年地復元著。高價值的作品以不斷創紀錄的價格更換著主人。但不那麼著名的藝術家仍然像以前一樣地舉步維艱。現在的科隆藝術展把重點放在了新人的開發上。
古德羅館長致力於把被許多人斥為萊茵河畔睡著了藝術展的科隆藝術展變得年輕、新鮮,為高水準的後來人開闢道路。他說:「人們需要後來人。這一點我們在藝術家和畫廊的領域裡深有感觸。這種後來人潛力也是未來的保障,因為有些畫廊主在進入退休階段,藝術家也一樣。」
藝術展在科隆博覽會裡拿出了一個「敞開空間」給新進藝術家,打破了年輕藝術家們的作品在封閉的「艙」裡展出的慣例,走上了一個敞開的平面。那多半是些跨房間的大型裝置,不適合放在客廳裡的。當然了,經典現代派仍然是最吃香的,科隆藝術展多年來也是靠這個站穩腳跟的。仍然是克裡木特、畢加索和夏卡爾的畫引來數以百萬計的收入。
雕塑和紙的新意
古德羅館長在舊裡也看到了新:「在雕塑方面有一個趨勢。我們在科隆藝術展上發現了對紙作品的新的興趣。紙在今天,在我們這裡扮演著一個非常重要的角色。尤其是紙上的畫。」畫在紙上的畫比布上的油畫和雕塑便宜,所以對年輕的收藏家們來說特別有吸引力。科隆藝術展展出的包括用粉筆畫的,用鉛筆畫的,紙印木刻,也有「房內畫」(裝置)。比如弗雷德.桑德巴克(Fred Sandback),他用線在房間裡拉出三維圖型來。這幅「房內畫」展出在「秘寶」(Hidden Treasures)這個系列裡,這是科隆藝術展新推出的系列。有6名年過40,在藝術史上舉足輕重的藝術家,決定每年為科隆藝術展出力,而他們至今是幾乎不出現在這個展覽上的。
革命性的藝術點子不一定產生於極年輕的藝術家,這一點由雅尼斯.庫內裡斯(Jannis Kounellis)的特別紀念展加以了證明。這名義大利人從60年代以來就屬於歐洲當代藝術的代表人物之列。在科隆藝術展上,這位70歲的藝術家展出了他1969年作的著名的作品「無題」(Dodici Cavalli Vivi)的重塑:由系在牆上的12匹馬構成一幅活的裝置。這是一個那時作為對藝術市場的抗議創作的裝置。古德羅館長今天寧可把它看成一個質疑自己的號召:「舒適了,就像我們從科隆,從萊茵蘭地區的藝術中總體上看到的那樣,如果太舒適了,就什麼也不會發生。」
替代性展覽:藝術展銷會(Art Fair)
科隆正是在新老交替這個環節上脫了節。傳統和革新的連接不是那麼容易的。類似的博覽會如巴塞爾藝術展(Art Basel)或者倫敦那個新的弗裡茲藝術展(Art Frieze)在當代藝術方面已經超越著科隆。柏林剛剛成功閉幕的藝術論壇(Art Forum)明確稱自己專業搞當代藝術,也吸引了倫敦、巴黎和美國那些缺席科隆的畫廊。今年只有3個美國畫廊出展科隆。館長說,這種情況將來要改變,為此,明年的科隆藝術展改在春天,躲開競爭過於激烈的秋季。
在科隆,4年前也誕生了一個替代性藝術展,名為藝術展銷會。這個展覽是作為科隆藝術展的補充問世的。這個藝術展是專門推出售價合理的、一手的年輕作品的。在這個展覽上,作品價格不得高出5000歐元。歡迎現買。藝術展銷會的藝術史顧問彼得.洛德麥耶強調道,這個展覽的品質水準也在不斷提高中,「藝術展銷會對自己作為藝術市場的流動水暖的作用並不介意。也就是說,作為發現新人新作的展覽會。藝術展銷會的『事件性質』是與此符合的,也是藝術展銷會尤其強調的。」
德國之聲版權所有
http://www.dw-world.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