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報》一伊斯蘭評文引發眾怒
2014年7月29日(德國之聲中文網)網民們現在有了一個大題目,怒潮洶湧而來。這位眼下德國最有名評論的寫手數周前還在奧地利的一家報紙上寫道,「評論必須執其一端、主觀,有時也不妨戳戳痛處」。費斯特(Nicolas Fest)顯然在他的那篇敵視伊斯蘭的評論中成功實踐了這一自定標準:不僅在推特和臉書裡出現了大量反駁文字,政界人士也加入了論戰。
即使在《圖片報》內部,這幾行評論文字也成了炸藥。在阿拉伯世界,這篇短評甚至至少暫時登上了大部分門戶網站的點擊首位。那麼,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
伊斯蘭等於種族主義?
《星期日圖片報》平均日銷量120萬份,是德國國內讀者最多的周日報紙。在該報最新一期,副主編費斯特發表一篇短評,籠統地將伊斯蘭稱為外國人融入德國的一種障礙。費斯特自稱是「對宗教持友善態度的無神論者」。他在評論中寫道:他同猶太人、基督徒和佛教徒們都沒有問題,獨獨難與伊斯蘭打交道;在德國,青年穆斯林刑事犯罪率明顯偏高;伊斯蘭對女性和同性戀者的不共戴天的蔑視也讓人難以接受。
作者在短評的末了問道:宗教是融入的障礙嗎?他自己作出了一個挑釁性的回答:如果說的是伊斯蘭,回答便是肯定的,即:是一種障礙,而在別的世界性宗教那裡,便不是。他建議,在評估避難申請和移民申請問題上,考慮這一因素。費斯特的結論是:「我不需要進口的種族主義,也不需要伊斯蘭所贊成的其它東西。」
抗議聲浪
在《圖片報》大家族裡,這一對伊斯蘭的徹底詆毀言論立即引起激烈反響。《圖片報》主編迪克曼(Kai Diekmann)迅速撰寫了一篇反評論。其基調是:贊同打擊伊斯蘭主義,但反對詆毀伊斯蘭;《圖片報》不能容忍對宗教的籠統拒絕態度。聯邦議院綠黨議員穆特盧(Özcan Mutlu)應邀撰寫客座評論,直指費斯特的伊斯蘭批評文字純屬種族主義。他寫道,看到費斯特短評的標題時,他簡直無法相信自己的眼睛。
《星期日圖片報》主編霍恩(Marion Horn)女士是後來才逐漸認識到費斯特的那篇評論的嚴重性的。她最初還在推特上替作者開脫(「他對宗教淡然,但反對不寬容」);不久之後,她不得不在網上為自己做辯護:「我們不敵視伊斯蘭!我對所造成的印象致歉」。
來自聯邦議員的反應也是一致的。綠黨政治家貝克要求作者向所有在德穆斯林道歉。社民黨政治家威斯特法爾(Jonas Westphal)稱《星期日圖片報》上的那篇短評是「一撮垃圾」。左翼黨議員莫法薩特(Niema Movassat)對煽動種族主義深表憤怒。
面對洶湧而來的批評浪潮,作者本人目前還不為所動,他稱他樂見這一場「猛烈的罵潮」。
德國目前不僅正經歷一次新的反猶主義爭論,而且也在經歷一場關於「伊斯蘭—融入」問題的爭論。有意思的是,兩種爭論均由同一個媒體引發。就在上周五(7月25日),這家擁有廣大讀者群的報紙剛以「永不再有猶太仇恨!」為通欄標題在首頁上集合了一群名人,其中就有聯邦總理梅克爾和聯邦總統高克。針對反猶主義的這次行動在國內受到普遍歡迎。兩天後,在姐妹報紙《星期日圖片報》上卻出現對伊斯蘭的抨擊言論。這引起一連串疑問。其中的一個疑問就是:這樣的挑釁性文字是不是事先計劃好的。
作者: VolkerWagener 編譯:凝煉
責編:謝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