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德國給小費的幾點「原則」
2016年1月20日(德國之聲中文網)在中國就餐、出門搭計程車等結賬時基本上就是支付消費金額,給小費不是很普遍的情況,更非必需。美國餐飲業給小費似乎更加普遍,且金額佔消費比例不低,因為大部分就職於餐飲業的人沒有底薪或底薪很低,很依賴小費收入。
德國的情況介於中國和美國之間,顧客給小費的情況比較普遍,但分行業、分場合且並非"義務"。
德國女性雜誌《布麗吉特》(Brigitte)、餐飲指南和訂餐網頁Bookatable分別就在德國什麼時候給小費和給多少算合適這一話題發表過文章。綜合起來有以下幾點"黃金準則"值得借鑑:
首先,在德國給小費不是消費者必盡的"義務",而是肯定服務和表達感謝的自願姿態。一些餐飲場所對一切消費加收不同比例的服務費,這裡小費就成了必需,不過顧客同樣可以選擇不去這樣的場所消費。
在德國,餐飲、美容美发、計程車、飯店、搬家、裝修維修等行業是支付小費比較普遍的行業。一般說來,在德國給小費在消費金額的10%左右,或是記住"補齊"原則。消費了12.20歐元,可以給13或14歐元,表示對服務的滿意。如果消費了12.90歐元,最好不要只給13歐元,因為在此"補齊"略顯吝嗇,而是給13.50或14、15歐元。喝杯咖啡2、3歐元的消費,小費可以給50歐分到1歐元。如果餐飲消費超過100歐元,則不必遵循10%小費原則,而是根據服務和飯菜品質,給5%左右的小費即可。
如果是在快餐廳消費,或是電話或網路訂餐,顧客自己去店內取餐,一般說來不用再額外支付小費,慷慨地顧客也會給點小費表達感謝。
在發廊做頭髮可根據總消費金額以及对美髮師手藝的滿意程度適當給消費,飯店裡行李和房間打掃服務也不妨略表心意,小費金額盡量為個位數,以免有"擺闊"之嫌。家裡請搬家幫手、管道維修工等上門服務的人員,根據服務品質,顧客也會酌情以小費表達感謝。
如果是應邀出席宴會酒會,比如包場派對等,即便有侍應生隨時服務,也不必再另附小費。一般來說,活動的東道主會最後結賬時額外支付小費。在醫院、療養院等處如果享受了護理服務,一般不支付現金小費,而是以鮮花、甜點等方式表達感謝之情。
在德國,小費最好要親自交給對方,而不是放在桌上起身就走。小費是消費者慷慨地表現,也是謝意的表達,而表達感謝最好讓對方直接感受得到。
使用我們的App,閱讀文章更方便!給[email protected]發送一封空白電子郵件就能得到軟體和相關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