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對能源如飢似渴
2011年5月24日
世界人口、城市、能源需求──所有這些都在增長。大城市是政治、經濟生活的中心,對電力的需求也是如飢似渴。目前,城市消耗全世界80%的能源,釋放85%的溫室氣體。得出這一結論的是「大城市──全球發展的焦點」 這一研究項目。
此外,根據德國復興銀行的計算,到2015年,全世界500萬人口以上的城市將在發展中國家。這些國家人口增長尤其迅速,越來越多的人遷入城市,城市住房日益短缺,住房價格昂貴,城市邊緣雜亂無章的貧民區如雨後春筍,迅速出現。其結果是:城市基礎設施一片混亂。
貧民區雜亂無章缺乏基礎設施
貧民區往往是非法修建的,住在這裡的窮人並不納稅。德國波昂大學的城市地理學家艾伯哈特•羅特福斯(Eberhard Rothfuß)說:「特別是在印度和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地區的大城市邊緣,沒有正常的水電和垃圾清理等基礎設施。」這裡的居民往往自己動手安裝管道或用柴油發電機發電,導致排放大量二氧化碳,給氣候造成了危害。
不同國家和同一城市不同位置的貧民區也各有不同。羅特福斯說:「市中心貧民區的設施往往比城市邊緣的好。」而在印度的貧民區裡,通常根本沒有任何基礎設施。據美國國際發展署(USAID)稱,那裡的貧民區只有15%的家庭有飲用水、電和衞生設施。所以,很久以來,非政府援助組織就試圖通過建設電網等措施來改善居民的生活條件。印度政府自2005年開始的「全國城市改造項目」的目的,也是在貧民區建設供水、排水和住房等基礎設施。
較早建成的貧民區基礎設施相對完善
巴西的貧民區則部分擁有水電供應。但是,這些設施也往往是非法接通的。由於偷電和管道破舊,總共有20%至30%的能源流失。然而,許多居民正常支付電費,也已經不是新鮮事了。羅特福斯說:「巴西的城市化開始得較早,最早的貧民區在上個世紀初就已經形成了。」巴西現在已有80%的人口居住在城市,雖然城市邊緣新建的貧民區往往沒有任何基礎設施,但是,市中心較早建成的貧民區則有了水電供應。
雖然這些貧民區的居民擁有的家用電器不多,一般只有電視機和冰箱,但是這些電器往往非常陳舊,耗電量大。「德國國際合作公司」(GIZ)的能源專家伯恩哈特•波塞爾(Bernhard Boesl)說:「正因為如此,這些窮人家庭要把較大部分收入用於支付電費。」針對這個問題,也已經採取了措施。2008年開始的一個項目,以舊換新為貧民區的住戶免費更換冰箱,並對舊冰箱進行回收利用,避免對氣候造成影響。
利用太陽能提供熱水
還有一個辦法就是利用太陽能提供熱水。巴西許多家庭至今依然採用電熱器提供熱水。根據可再生能源專家蘇姍娜•波達赫(Susanne Bodach)的計算,一個四口之家如果採用電熱淋浴,每月要花53雷亞爾(約合23歐元),而採用太陽能熱水器則只要15雷亞爾(約合6歐元)。雖然購買太陽能熱水器要貴不少,但是這筆投資在四、五年之內便可收回。同時,還保護了氣候,因為生產的能源少了。
在巴西和墨西哥,太陽能熱水器常常被納入福利住房項目。但是,城市地理專家羅特福斯卻懷疑這些項目是否能夠為社會和經濟發展做出貢獻。他說:「雖然國家通過某些項目進行發展援助,但是其中大部分不具有可持續性,所以並不能以此減少社會不平等。」此外,貧民區的居民只佔總能源消耗的一小部分,「富人把浪費能源歸咎於窮人,而實際上,一個中產家庭的耗電量要大得多。」
作者:Michaela Führer
責編:當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