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增長放緩 中國新領導的頭痛問題

2012年11月4日

製造業是帶動中國經濟奇跡的重要環節,如今卻因為世界經濟增長放緩而面臨瓶頸。不安的中國勞工們對中國新一任領導人構成了新挑戰。

https://p.dw.com/p/16c0f
An employee counts Chinese 100 yuan banknotes at a branch of Industrial and Commercial Bank of China in Huaibei, Anhui province, July 6, 2012. China's central bank cut interest rates for the second time in a matter of weeks on Thursday, stepping up efforts to bolster an economy that last quarter probably suffered its weakest growth since the global financial crisis. REUTERS/Stringer (CHINA - Tags: BUSINESS POLITICS) CHINA OUT. NO COMMERCIAL OR EDITORIAL SALES IN CHINA
China Währung ein Handvoll 100 Yuan Banknoten圖片來源: Reuters

(德國之聲中文網)在深圳工業區偌大的富士康工廠中,50萬名員工正為蘋果、索尼和諾基亞等公司生產電子產品,而西方市場需求放緩的陰影正籠罩著他們。

中國致力於創造工作崗位和促進經濟發展,以幫助數億人脫離貧困。胡錦濤在執政的10年間幾乎達到這個目標,經濟繁榮推動中國從全球第六躍升為第二大經濟體。在胡錦濤執政的期間,平均每年的經濟增長都超過10%。然而,中國今年的經濟增長預計將下滑至7.5%,降至1999年以來的最低點。

現年30歲的富士康員工吳原廣(音)告訴法新社:"我們正面臨許多難題。沿海地區的工廠正逐漸停止生產。我們需要領導人制定政策。"

Apple Zulieferer Foxconn China
富士康專為蘋果等公司生產電子產品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

這名生產線員工住在深圳一間靠近老工業區擁擠不堪的宿舍中。台灣鴻海集團旗下的富士康公司經常登上媒體頭條,原因包括員工從宿舍跳樓自殺身亡以及近期被披露雇傭童工。

工人們表示,富士康深圳廠的員工在中國的收入水準相對較高,每月薪水為3000元人民幣,每周工作6天,每次輪班10小時。

吳原廣等外地員工普遍被認為是中國以出口為主導的經濟增長的受益者。深圳所在的廣東省已經成為"世界工廠"。在中國的城市地區,人均收入在過去十年間幾乎翻了一倍,去年達到21810元人民幣。

ng a rainy day in Qingdao, f
中國經濟極度依賴出口貿易圖片來源: Reuters

但經濟局勢的改變使得民眾不滿的情緒隨之升高,也為即將接棒成為中國國家主席的習近平帶來新一波的挑戰。

"中國還有漫長的路要走"

吳原廣認為,農村地區以及外地員工需要更好的政策,因為貧富差距正不斷擴大。維權組織"中國勞工通訊"(China Labour Bulletin)表示,雖然中國始終禁止組織獨立工會,但基於對現狀的不滿,廣東省內幾乎每天都發生抗議、停工或罷工事件。

"中國勞工通訊"的格羅托爾(Geoffrey Grothall)稱:"足以支持生活的薪水、良好的工作環境、適當的社會保障福利,這些是大部分工人最關心的根本問題。中國要邁向這個目標還有漫長的路要走。雖然薪水正在上漲,但是增加的幅度非常小。"

最重要的是,中國各大城市中的2億5千多萬外地員工受到"二等公民"的待遇,他們沒有當地的居住許可證,這意味著他們不能享有社會保障或孩子無法就學。

對於極度關注國內生產總值的共產黨領導人們而言,能否平息勞工的不滿取決於中國最重要的歐洲和美國出口市場是否穩定。

Xi Jinping
習近平政權的首要目標預計將是減少經濟對出口貿易的依賴性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

中國剛剛經過2009年以來經濟增長最弱的一季,但近期景氣復甦的跡象推遲了另一個經濟刺激方案。即使需要新的支出方案,中國仍有高額的外匯儲備足以支持財政的靈活性。2011年年底,中國的外匯儲備總額為3.1兆美元,金額相當於十年前的十倍。

在外國經濟放緩暴露出中國經濟的脆弱性後,習近平政權的首要目標預計將是減少經濟對出口貿易的依賴性,並且刺激內需。要達到此目的便需要增加國內薪水,但此舉可能使中國面臨風險,加速部分製造業公司因為勞動力價格上漲而另覓生產地點離開中國。

來源:法新社 編譯:張筠青

責編:李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