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緬甸森林的命運

2013年8月11日

在被國際社會孤立了數十年之後,緬甸重新對外敞開國門,特別是全球化的大型農業集團在這個國家倍受歡迎。經濟受益的同時,大片森林卻正在受到威脅。

https://p.dw.com/p/19Kks
圖片來源: CC/Luca-"Bluesky"

(德國之聲中文網)在這裡經常可以看到這樣一幅場景,白天,一隊馱著木材的象隊穿越曲折蜿蜒的小路;夜晚,象群在林間休整散步。

維桑(Ngwesaung)附近的這片原始森林正面臨消失的威脅,這裡是象群的故土。這片森林被賣給了投資商,今後會被改造成橡膠種植園。當地人把橡膠稱做「白黃金」。

緬甸森林保護組織森林趨勢(Forest Trends)的工作人員武茨(Kevin Woods)說:「投資商的興趣主要集中在掠取能源,其中包括礦產、水壩、石油、天然氣以及可為工業化生產利用的土地。」

改革為投資掃清道路

吳登盛領導的緬甸政府實施了一系列改革措施,打開國門。作為對於緬甸改革進程的一種鼓勵,歐盟和美國均解除了對緬甸的經貿制裁,這也為國際投資進入緬甸這個國家掃清了道路。

武茨說:「緬甸政府非常重視在農業領域的海外投資。今年這方面的海外投資興趣明顯增長,特別是來自西方國家的投資商。」

生物物種多樣性受威脅

流入緬甸的海外投資對於發展經濟來說無疑是個好消息,但與此同時還有一點不可忽視:投資的增長對於緬甸獨特的動植物物種來說意味著的什麼?

歐盟森林執法施政貿易行動(FLEGT)統計的數字顯示,緬甸47%的國土被森林覆蓋。緬甸北部與中國和印度接壤的地區生活著老虎、大象、熊和數百種鳥類。胡岡谷是世界最大的老虎保護區。

專家警告說,外資在緬甸進行農業投資對保護緬甸生物物種構成真實的威脅。武茨解釋說:「大型的農業集團對森林的砍伐程度最高。有些時候農業集團獲得的經營許可只是為砍伐森林做藉口。」

農業集團在新法中受益

緬甸總統吳登盛實施的改革內容中還包括新的耕地法。按照新法,為了防止土地爭端,利益方,例如農民應該對屬於自己的土地進行登記。理論上農民開始真正擁有自己的土地,但事實上只是讓投資者迅速獲得土地的所有權。

倫敦經濟學院環境與發展問題專家福爾斯特(Tim Forsyth)說:「現實中只有那些付得起律師費的有錢人才會為土地所有權登記。先不說普通人是不是付得起律師費,很多普通人甚至根本沒有理解法律究竟是什麼內容。」

他解釋說:「政府派人來,看了看說,你沒有地契證明這塊土地屬於你,那現在我們要把這塊地交給投資商。然後投資商來了,用鐵絲網把這塊地圈起來開始種莊稼。」

大型農業集團登記的土地面積從2011年3月到2012年3月一年的時間就增加了75%,達到約120萬公頃。

挑戰和機遇

緬甸的對外開放並不意味著一定會造成很多物種消亡。因為現在很多國際組織也可以更容易地前往緬甸調查當地森林砍伐的情況。

例如歐盟的「森林執法施政貿易行動」就努力在緬甸貫徹國際準則,禁止非法砍伐和出售非法砍伐的木材。還有一些組織在緬甸開展地區性的森林保護合作項目。

世界自然保護協會(World Conservation Society)也參與其中,幫助緬甸設立自然保護區。緬甸政府為自己設定目標,將全國10%的國土面積設立為保護區。該組織技術咨詢人員提查德(Robert Tizard)說,不過到目前為止緬甸自然保護區的面積只有5%。

他說:「目前過渡階段面臨的挑戰是,一是法律框架還不穩固,二是人們還不太清楚如何和權力機構打交道。我覺得政府在保護物種多樣性問題上的態度是嚴肅的。」

作者:Louise Osborne 編譯:洪沙
責編:苗子

Abholzung in Mynamar – Traktor
林木砍伐圖片來源: Louise Osborne
Dschungel in Mynamar
緬甸境內的熱帶雨林圖片來源: Louise Osborne
Abholzung in Myanmar
緬甸的森林遭大面積砍伐圖片來源: CC/fabulousfa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