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學者:台灣應繼續爭取加入亞投行

採訪記者:邱璧輝(發自台北)2015年4月14日

台灣爭取亞投行創始成員受挫,有學者認為:應繼續爭取,因有助於台灣與國際接軌,增加商機,拓寬資金使用渠道。

https://p.dw.com/p/1F7QY
Die Gründungsmitglieder der Asian Infrastructure Investment Bank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Yajima

(德國之聲中文網)大陸國台辦4月13日證實,台灣未能成為亞投行的意向創始成員,但不防礙成為會員國。國台辦發言人馬曉光還稱,"能夠為台灣方面以適當名義參與亞投行找到辦法"。台灣方面表示遺憾,同時決定積極爭取一般會員資格。德國之聲特別訪問台灣中華經濟研究院副院長王健全,談台灣的反映以及未來計劃。

德國之聲:大陸國台辦證實,台灣未能成為亞投行的創始成員,當初沙盤推演時,是不是已經考慮到可能有這樣的結果?

王健全:台灣之前就有不同的訊息:有人說有機會,有人說機會渺茫,或說準備不及。但整個來講是中性偏正面。大家認為:台灣如果用Chinese Taipei(中華台北),也還在一個中國之下,可能獲准的機會比較大。但是如果大陸堅持要台灣用Taipei China 或 China Taipei,那麼,台灣政府也知道沒有辦法讓民眾接受。所以,問題應該是卡在名稱上面。

德國之聲:之前就有人抗議台灣政府準備加入亞投行的事,決策太過草率,缺乏專業評估,事前沒有和社會充分溝通,有黑箱作業、矮化國格的疑慮。如今,加入亞投行被拒,是不是坐實了這些疑慮是對的?

王健全:其實,政府對投資效益和名稱問題都作過評估,因為這個議題的提出時間非常短,而且很多事情在剛開始的時候不夠明朗,比如最早的時候,英國和歐洲等國都還沒有加入。而且因為是事前的評估,所以比較不具體和嚴謹。

有關黑箱作業的指責,其實應該歸咎於台灣人現在普遍都太習慣負面思考了。遇到所有的事都先反對, 而不管事情的真相。而且到底有多少人反對,是不是多數人反對,其實是個問號。但是,只要有少數人抗議,網路上有幾百人按贊,有幾個立法委員持不同看法,就好像大家都反對。所以我覺得台灣政府應該多做民調,隨時準備好資料庫。一遇到突發事件,立刻從資料庫中找人做民意調查,看看民意的走向,再來做決策。現在政府因為不知道真正的民意在那裡,所以行政無所是從。台灣目前最大的問題是:多數服從少數,導致所有政策都停擺。

Anti-Atom Proteste in Taipeh Taiwan April 2014
去年台灣反服貿抗議:有擔心認為,大陸很大,台灣很小,台灣市場一旦開放,台灣的許多產業將面臨很大的風險圖片來源: Martin Aldrovandi

德國之聲:台灣加入亞投行,對台灣有什麼實質的好處?

王健全:第一,讓台灣在國際社會有更多露臉的機會。因為和國際接觸,會讓台灣的一些法規、投資、思緒和心態上更容易和國際接軌。台灣的官員和人才就有更多和國際交流的機會。 第二是增加台灣的商機。台灣其實在資訊、通訊設備以及汽、機車零組件方面很強,只要台灣有機會參加相關的招標,台灣就很有機會獲得這些商機。第三:台灣目前有很多過剩的資金,如果有聯貸融資的機會,就可以把這些資金消化掉。與其讓這些資金在房市、股市亂竄,不如輸出一些閒置資金,這些都是有意義的。

德國之聲:會不會有那些壞處或面臨那些挑戰呢?

王健全:第一,是有關國格的疑慮。其實海峽兩岸的發展漸漸變成了逆向的循環,從太陽花事件到服貿、貨貿都被擋,以及近期來台海兩岸在經濟上已經從原先的合作態勢,轉變為競爭的態勢,兩岸產業合作已經進入了深水區,朝向逆向循環。如果台灣可以參加亞投行,加入一帶一路的行列,也許可以讓鐘擺慢慢擺向正向循環。相反的話,對台灣而言會是另一個打擊。也會坐實了反對黨的說法,兩岸之間,是不可能逆轉的。

台灣如果參加了亞投行,最壞的情況是鎩羽而歸,損失20多億元台幣,這個風險台灣其實還是可以承受的起。重要的是,台灣只要有了這張門票,還是很有機會的。這個投資雖然有風險,但是他的成本效益還是正面的。

德國之聲:美、日到目前為止都沒有參加亞投行,美國剛開始甚至是阻擾亞投行的成立。而台灣在外交、安全議題上如此依賴美國的支持,這一次為什麼沒有和美國站在同一陣線,而搶先表明要加入亞投行?

王健全:我想,台灣在遞交亞投行申請書之前一定先知會過美國。台灣在兩大之間難為小。台灣的處境其實很可憐:在政治和軍事上高度依賴美國,但是在經濟上卻高度依賴大陸,其實,台灣是在走鋼索,每件事都會碰到同樣的挑戰。我相信,台灣在亞投行的議題剛開始萌芽時,態度比較保守,所以沒有很積極的做評估。但是後來英國、韓國、歐洲等國相繼加入,台灣此後態度才轉趨積極,我相信台灣政府應該有知會過美國。其實美國也沒有管住他最好的盟國-英國,而且日本也極有可能在下一波的時候加入,我甚至認為美國最後為了自身的利益也會加入亞投行。如此一來,現在台灣做的決定,對未來的衝擊可能會變小一點。

德國之聲:您對台灣在亞投行受挫有什麼看法?

王健全:兩岸之間目前的合作比較負面,比較逆循環,這中間發生一連串的事件。我之前參加了一個會議,會議上大陸學者認為,台灣和大陸政治上默契不夠,沒有互信的基礎,所以大陸不放心將一些利益交給台灣。而在台灣內部不但有政黨的對立,還有世代的對立,年青人對中老年人主政的政治並不滿意。另外,還有量體上的劣勢。因為大陸很大,台灣很小,所以台灣市場一旦開放,台灣的許多產業真的面臨很大的風險。所以說,彼此還是需要更多的互相體諒。這個時候如果有些好的機會或試金石,就變得特別重要,比如參與一帶一路以及亞投行,這對兩岸長期的合作是有利的。讓兩岸的年青人在這個平台上有更多的機會交流和發展,然後,從正面的東西來累積互信的基礎,將來兩岸的合作就可以走的更久更遠。

德國之聲:所以台灣還是應該積極加入亞投行?

王健全:我希望有一些好的、正面的互動,慢慢的讓鐘擺再擺回,而且年輕人可以多多交流。很多台灣年青人從大陸回來後,變得積極努力,因為他們看到大陸人很積極、很競爭。現在台灣很多人對大陸不瞭解,所以一直排斥,反中、反壟斷、反一切不民主的思維,要求所謂正常的價值。我希望透過相互的瞭解,未來的合作可以發展到比較好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