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座評論:什麼原因導致美朝關係急轉直下?
2019年12月23日(德國之聲中文網)此番美朝互掐,給人的印象似乎有些突兀,雖然今年2月美朝首腦越南峰會因為川普拂袖而去流產,但其對美朝關係產生的潛在性破壞作用不久即被川普跨過板門店非軍事分界線的行為而中和。川普之後也在推文中多次談及北韓和金正恩,態度難得地溫和,甚至不忘自吹和金正恩還是好朋友,這種情況直到12月才改變。
幾大跡象顯示美朝關係在之前表面的平靜下急轉直下。一是北韓在12月初和中旬相隔一周在該國的西海衛星發射場分別進行了一次"十分重要的實驗"和一次"重大實驗",增強其"可靠的戰略核威懾力"。二是美國從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國防部長到川普本人,相繼對朝強硬表態,川普12月3日在北約峰會談到北韓時公開稱"美國擁有強大的軍事力量,如果有必要,我們將使用它",8日又在推特發文,"北韓最高領導人金正恩如果以敵對方式行動,他可能會失去很多甚至全部"。國防部長埃斯珀近日更是毫不遮掩,表示若有必要,美國"今晚就可以打仗"。參聯會議主席馬克‧米利也在20日明確表態,美軍已"做好一切準備"。三是美國務院對朝政策特別代表比跟12月15-20日對韓日中的訪問效果不彰,此前預計的擬和北韓官方人士接觸成泡影,以致他狠批北韓官方立場"非常惡劣、負面、不必要";四是川普最近和習近平的通話再次提及北韓,兩人就朝鮮半島局勢交換意見,中方报道稱習強調要堅持政治解決的大方向,各方要相向而行,保持對話緩和勢頭,顯然習的這番話是針對美朝近期關係惡化而說的。尚不清楚川普在特習通話的看法,但北韓問題再次成為兩人通話內容之一,表明北韓局勢確實不太樂觀,川普需要探明習近平在這個問題上的態度。
為何再次惡語相向?
北韓做了什麼事,致使美國不快,要向北韓重新發出戰爭威脅?在美朝首腦會談破裂後,北韓6月以來共發射了13枚中短程導彈,川普对此似乎都不以為然,然而12月態度卻突然大變。從美方披露的訊息看,一個直接因素,是金正恩為美國劃定了一個人為的核談判最後期限,即要求美國年底前在核談判中展現出更大的靈活性,很可能因為這點,惹得川普老大不痛快,比根在參議院作證時表態稱,北韓的這個期限是人為規定的,可能意味著過去兩年外交努力之前的"挑釁性"行動將回歸。
從來都是強者給弱者提要求,金正恩的"最後期限"如果惹火了川普和華盛頓,也是可以理解的。一些北韓研究專家把金正恩的此一要求解讀為干預美國大選,川普可能也這麼認為。不過對金來說,其自信心應該沒有膨脹到認為可以支配美國的地步。雖然國際事務中不乏小國大外交的先例,北韓在發展核武器方面利用大國猜忌做到遊刃有餘也算不錯了,但公然劃一個時間表,要美國展現靈活性,即便中國,也沒這樣對待美國。如果金正恩真以為他拿著核武器能夠四兩撥千金,就太自不量力。故與其說此舉反映了金正恩的膨脹心態,要向美國展示強硬,或者利用它干涉美國大選;不如說是他焦慮心態的映射更恰當。他想利用美國和中俄目前的不和賭一把,火中取栗。
美朝關係的中國因素
看朝美關係,不能只著眼於它們兩者,也不能只關注核問題,必須把它放在美中俄特別是美中這對大關係中,以及北韓的內政,才能逼近事情的本質。
在北韓經過7輪核試驗,事實擁核後,勞動黨七屆三中全會在去年4月做出了由"核經並舉"向"集中力量發展經濟"的戰略重心的轉移,這才有了金正恩兩會川普之舉。但北韓發展經濟,遇到了一個非常大的瓶頸,即是以聯合國名義發出的實際是美國對北韓的制裁。美國如果不解除制裁至少是部分制裁,北韓發展經濟亟需的資本和技術就無法進入,僅靠走私和少量出口獲取的外匯供應特權階層都不夠,更別說用在經濟上了。來自中韓俄的經濟援助和有限經濟合作也只解燃眉之急,可以維持政權生存,難有餘力擴大再生產。為應對經濟困境,北韓放鬆了對經濟的集中控制,為北韓式社會主義注入了某些市場因素,在農村和集體經濟組織採取了一些允許私人致富的手段,這使得北韓在過去兩年在遭受自然災害的情況下經濟有所增長,可還是不足以緩解制裁帶來的經濟窘境,糧荒在繼續蔓延,貧困問題依然未有好轉。這是金正恩政權面臨的最大危機。
雖然北韓民眾的貧困處境長達半個多世紀,似乎他們已經習慣了逆來順受的營養不良生活,但金正恩的統治時期畢竟不同於其爺爺和父親的年代,三代統治的合法性本來因為時間關係會弱於前兩代,人們對統治者的忠誠度會比過去大大減弱,再加上現在訊息的傳播比以前發達得多,如果北韓的貧困狀態依然如故或者僅有有限改善,很難想像金正恩會有安全感的。何況,制裁時間越長,其後果必然會蔓延危及關乎政權安全的核武產業。因為不可能要百姓長時間勒緊褲帶去支持軍工特別是核武發展。與一般的軍工不同,核武的保有和更新需要耗費大量資金,故到一定時期,北韓必然面臨人民的基本生活和軍工產業以及軍工內部不同軍種的資源配置的無法兼容問題,一旦這個階段來臨,北韓政權也將變得岌岌可危。而這個時間是不會太遠的。
金正恩某種程度上應該感受到了此種危機,所以他亟待要打破美國制裁。這是他過去兩年順應美國要求棄用部分核武換取緩和同美國關係的原因。但美國要的是北韓的徹底棄核。華盛頓原本對此劃有時間紅線的,但後來關注焦點從朝核轉移到和中國的貿易戰,同中國的全面對抗佔據了白宮和國務院的大部分時間,解決朝核問題的緊迫性就降居次要位置,對北韓棄核的容忍度大大提高,只要北韓不再發展洲際武器,小打小鬧就不管它了。可對金正恩而言,被美國忽視其實不是好事,一是不能再借此在國際舞台上刷存在感,沒有了鎂光燈的聚焦,也就表明他沒有太大價值,不能通過把自己塑造成可以和川普平起平坐的人物而提高國內統治的威信;二是也由此失去了和美國討價還價的資本。
不能不說金正恩對此有某種預感,在今年4月他警告美國,若北韓棄核的舉措得不到美國的善意回應,將迫使北韓採取"新道路"。北韓官方一直沒有說明"新道路"的具體含義,但普遍猜想是要重新開發戰略核武。其實華盛頓也不是沒有考慮這點,曾經一度傳出要響應北韓分階段同步走的棄核主張,和有意解除部分制裁,以獎勵金正恩棄核。然而估計華盛頓的鷹派還是覺得這樣做不好,所以維持制裁不變。
但金正恩如要走"新道路",時機選擇是關鍵。在過去幾輪朝核博弈中,北韓以小事大之所以有斬獲,很大程度是鑽了中美不和的空子,它最擔憂的是中美在這個問題上共識大於分歧。聯合國的對朝制裁決議,就是中美合作產物。因此當時北韓連中國一塊反。但在中美之間,如果兩個注定要選一個,北韓無疑會選中國作為靠山。雖然朝中關係也磕磕碰碰,但終究要好過朝美關係。在2016、2017兩年,一半是北韓自己折騰得太厲害,一半是中美關係尚未起本質變化,中美能夠合作共治北韓。然而不久金正恩就意識到北韓的戰略錯誤,所以才有後來一年三次來華。
中朝關係改善,中美關係卻開始惡化。北韓的地緣戰略價值被中國再次看重,中國也就力挺北韓,俄國也是因為和美國關係搞僵,和中國一起支持金正恩。隨著朝美關係在過去兩年和緩,南北韓關係也得到很大改善。因此,北韓實際是有中俄韓的三方支持。這也是金正恩有"膽量"給美國劃定年底最後期限的原因。他知道中俄會幫他。中俄的確也未負其厚望,最近共同在聯合國安理會提出政治解決朝鮮半島問題決議草案,包括敦促美朝继续对话,根據朝方遵守決議情況,解除部分對朝制裁措施,後者也是韓國要求。如果美國不理睬北韓的最後期限要求,如其所說,北韓就很有可能在聖誕節前後送給美國一個"大禮物",即重啟洲際武器的開發,而中俄對此將睜隻眼閉隻眼。
儘管美朝互以戰爭威懾,但在美國大選前,川普不太可能真正對朝動武,除非北韓走得太遠,如公然向美試射洲際導彈。然而這種情況也應該不會發生。北韓會以核導開發重新挑釁美國,但會謹慎避免惹恼川普,不會直接針對特氏本人發起攻擊。另外,韓國在阻止美國打擊北韓方面也是美國需要考慮的一個因素。不過,倘若川普當選,北韓繼續挑釁,開發射程更遠的洲際導彈,就難以保證在華盛頓鷹派鼓動下美國不會對朝開戰了。相信金正恩屆時會當孫子的,因為這個政權是經不起武力打擊的。
本文作者是政治評論員,獨立學者,"中國戰略分析"智庫研究員兼中國戰略分析雜誌共同主編。
德國之聲致力於為您提供客觀中立的新聞報導,以及展現多種角度的評論分析。文中評論及分析僅代表作者或專家個人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