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朝核問題上中國的迴旋餘地小於美國
2017年4月10日德國之聲:美國海軍航母卡爾文森號已經開赴朝鮮半島海域。特朗普總統是否真的要開始"單挑北韓"?
蔡建:這種可能性雖然不能排除,但是我認為,調動一艘航母前往北韓並不意味著美國就要拋開其他國家單干。其更主要的目的還是威懾北韓,同時也對中國甚至韓國、日本施加壓力,從而達到美國自身的目的。美國真正動手發動打擊的可能性微乎其微,畢竟在這點上他與中國、俄羅斯以及韓國、日本都有分歧。
德國之聲:究竟什麼是"美國自身的目的"?
蔡建:首先,美國要向北韓施壓,讓平壤收斂一下。前些天,美軍剛剛打擊了敘利亞,現在又調動航母北上,這是向北韓發出的明確訊號:假如平壤再挑釁、冒險,美國有可能把軍事打擊作為選項。其次,美國要向中國施壓。中美在朝核問題上具備共同目標,即無核化。但是在具體手段方面,雙方存在明顯分歧。中國反對用施壓的方式來解決北韓核問題,這一分歧在上周習近平与川普的會談中也有明顯體現。第三,美國面對中國的崛起,其政策一直是牽制。這点从歐巴馬時代至今沒有大的變化,在東北亞推動美日韓三國軍事合作,而朝核問題也正好是一個機會。美國利用日韓害怕北韓的心理,不斷製造緊張局勢,迫使日韓更加依賴美國的保護,從而進一步推動美日韓軍事同盟。
德國之聲:您剛才也提到了前些天美軍打擊了敘利亞。與之相比,對北韓的施壓局面又有哪些不同?
蔡建:由於俄羅斯的強勢介入,讓美國無法在整個中東地區獲得完全的優勢。而北韓可不是像敘利亞那樣毫無還手之力。敘利亞的阿薩德在依靠俄羅斯支持的情況下才勉強維持住政權,對美國沒有還手的能力,對以色列也很難構成大的威脅,至多只能向國內的親美反對派發動打擊。北韓本身的反擊能力要強許多。美國的軍事行動如果不能一次性摧毀所有北韓武裝力量,平壤就算不能直接對美國造成傷害,也能對駐韓美軍以及韓國、日本造成巨大威脅。要麼一擊致勝,要麼面臨難以承受的後果。
德國之聲:此次美軍航母駛進北韓,對於中國又意味著怎樣的風險?
蔡建:美軍航母的直接施壓對像是北韓,間接目標則是中國。美國利用半島危機,將先進的戰略武器都部署到這個地區,對中國的戰略利益造成了巨大影響。其目的是迫使中國在眾多問題上--尤其是經貿領域--與美國合作。但是我認為,美國不會就此和北韓甚至中國在東北亞地區發生大規模衝突,美國並不想啟動一場新的朝鮮半島戰争。就在上周的中美兩國元首會晤上,雙方在半島問題上並沒有取得重大共識,但是中國在經濟領域做了一些讓步,比如表示不刻意追求順差、尋求雙邊貿易平衡。作為民粹主義色彩濃厚的總统,川普此前還一直宣稱要同中國打貿易戰;而現在他通過在安全方面施壓,迫使中國在其他領域作出讓步。
德國之聲:在這種局面下,中國又可以有怎樣的應對措施?
蔡建:我認為 ,中國政府不會完全跟著美國的節奏。中國固然已經在經濟領域上作出了一些讓步,但是在安全利益方面,中國很難作出妥協。這也是上周習近平与川普會晤沒有取得重大成果的原因。北韓政權被顛覆、半島迅速統一、韓美同盟繼續強化,都會對中國安全利益構成巨大威脅,北京方面難以接受、讓步;而北韓目前的核武器、導彈技術,尚沒有對美國的安全利益構成很直接的威脅。所以在這個問題上,美國還有很多迴旋餘地,但中國的讓步空間已經很小。我們已經看到,中國政府在薩德問題上堅決不讓步。在今後很長時間內,中美雙方依然會在半島問題上存在很強的爭鬥。
德國之聲:美軍航母啟程至今,中國外交部似乎並沒有就此進行明確官方表態。我們是否能認為,美國方面以及事先知會了中方?
蔡建:中國官方的立場已經多次明確闡述,即應當用和平協商的方式解決半島問題,反對任何軍事手段。這次不表態,也正說明中國政府判斷美國現在的目的只是威脅和恫嚇。那麼多年來,各個國家肯定都反復討論過外科手術式精確打擊的可能性,估計各國都認為這難以實現目標。總而言之,中方可能並不認為形勢已經嚴峻到了戰爭邊緣,這應該是外交部不急於表態的一個原因。
德國之聲:今天早些時候,中國特使武大偉在韓國表示,如果北韓再進行任何核試驗、導彈試驗,中韓兩國將加大對朝制裁力度。這是否說明半島局勢出現了變數?
蔡建:北韓的挑釁,一方面違反聯合國決議,另一方面也傷害中國的戰略利益,讓美國能夠乘機實施牽制中國的戰略,並加大本地區的核擴散趨勢。在半島問題中,現在中國政府一方面要體現大國的國際責任,促進合作、維護和平。另一方面,也更多地考慮自身國家利益,中國需要同國際社會合作來限制北韓的挑釁行為,防止其造成的損害進一步加大。這說明,中國處理國際問題更成熟、更現實了,不再如從前那樣受到意識形態因素的制約。中國的半島政策很明確:既反對北韓的冒險挑釁,也反對美韓方面通過軍演、薩德來刺激北韓、惡化局勢。
德國之聲致力於為您提供客觀中立的新聞報導,以及展現多種角度的評論分析。文中評論及分析僅代表作者或專家個人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