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產業升級和創新驅動比經濟增高一兩個百分點更重要」
2015年10月30日德國之聲:十三五規劃最大的亮點是什麼?
胡星斗:十三五規劃主體內容都在經濟領域,比如實施網路強國戰略,實施"網路+"行動,實施國家大數據戰略,建立美麗中國、健康中國,還有在競爭性領域放開商品和服務的價格,以及到2020年,貧困縣全部脫貧,實施城鄉居民大病保險制度。這些提法都是亮點。
德國之聲:中國政府提出的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能夠達到嗎,是以什麼作為標準?
胡星斗:全面小康肯定會如期宣佈達到。而是不是真的能夠達到,我擔心地方政府會存在虛報、瞞報、弄虛作假的現象,也就是說會仍有一些貧困縣沒有脫貧。我想所謂的小康標準就是貧困縣脫貧,人們的收入要超過貧困線。目前的貧困線大概是年收入2000,3000元左右。
德國之聲:除了年收入外,還有沒有其它指標?
胡星斗:其它方面沒有硬性指標。當然,從理論上講應該有其它指標。比如教育的入學率,醫療的普及程度,每萬人擁有多少醫院。此外,養老、低保的狀況都應作為全面建設小康的標準。但現在並沒有這樣的標準,而只是官方宣佈的7000多萬貧困人口的脫貧問題。到時候是否完全沒有貧困人口呢?我看也不是,但貧困人口必須要降至1000萬以下才能算是脫貧吧。
德國之聲:全會要求形成沿海沿江沿線經濟帶為主的縱向橫向經濟軸帶,這有什麼具體內容?
胡星斗:這就是在過去沿海沿江沿線開放的基礎上形成經濟帶,比如上海、南京、武漢、重慶這樣一個長江經濟帶,珠江經濟帶。而京津冀也算一個經濟帶。
德國之聲:全會沒有特別提到深化國企改革的問題,您對此怎麼看?
胡星斗:國企改革肯定是最艱難的,或者說是爭議最大、阻力最大的。這次沒有談到國企改革,那麼是否國企就不需要改革呢?我想不是。這次談到放開競爭性領域的商品價格,而價格放開,實際上就逼迫國有企業進行改革,否則國有企業無法立足於市場,也不能成為真正的市場能夠主體-因為它是政企不分的。這次談到放開市場價格就包括電力、能源等國企現在壟斷的領域。我想,通過價格放開迫使國企進行改革是一種間接、迂迴的改革之路。
德國之聲:那麼所謂發展更高層次的開放性經濟是否就是這個意思?
胡星斗:對。要發展更高層次的開放性經濟,國有企業就要放開,允許民營企業競爭,允許民營企業擁有國營企業股份。這種改革是一種增量的改革,不是讓國營企業自身改革,而是從外圍逼迫其改革,否則它在市場競爭中就會垮掉。如果垮掉,民營企業等就可以對其收購,或者國營企業自己改制,改成股份制等等。這樣就達到了國營企業改革的目的。
德國之聲:"網路+"的行動有什麼具體內容?
胡星斗:"網路+"在國內比較熱門,但具體包括什麼還在探討中。我想主要是網路怎樣和實體經濟相結合,與製造業相結合,把製造業推向數字化、自動化,網路化。目前還只是停留在網路強國這樣的大的概念基礎上,其中包括所謂的發展分享經濟,實施國家大數據戰略,利用雲數據為經濟服務等等。總的來說就是利用網路的廣泛性、快速性、低成本、扁平化管理來改造工業、農業、服務業。
德國之聲:德國方面比較關心的一個問題是,德國今後是否還能夠繼續從中國經濟的發展中受益?
胡星斗:這是肯定的。因為中國肯定還會大量吸收、引進、購買德國優良的製造和優良的技術。如果哪一天中國的工業能夠像德國工業那麼強大,那麼中國經濟就真正實現現代化了。目前中國經濟主要還是依靠低端製造業,要想發展到高端製造業,主要還是要向德國這樣的國家學習。當然中國在金融服務業方面可能要向英國學習。但在製造業方面要向德國學習。中國現在最難的就是製造業的升級。中國的製造業在下滑,產能過剩,原因就是它是低端的,如果能夠學習德國,變成高端製造業,就不僅能夠滿足國內需要,還可以出口。
德國之聲:公報中提到到2020年實現消費對經濟增長貢獻明顯加大。就中國目前的經濟來看,向消費型經濟轉變是否已邁出了較大的步伐?
胡星斗:我認為目前還沒有明顯改變。所謂傳統經濟的三駕馬車中,消費仍然是最薄弱的。中國的消費佔GDP的比重只有32%-33%,而發達國家都在60%-70%。而現在改變中國的消費水準也不現實。要促進消費首先要增加人民的收入,而人民收入增加卻是非常困難。現在貧富差距那麼大,農民的收入本來就低,如果誘導他們把那點錢花掉了,那麼小孩上學、看病怎麼辦?所以中國現在並不特別提到怎樣將經濟轉變為消費拉動,而是更多提到要靠創新驅動。
德國之聲:中國今年想努力達到7%的增長率,中國經濟今後幾年的增長可能是什麼樣的情況?
胡星斗:這次只是談到經濟保持中高速增長。我估計3%、4%以上就算是中高速吧。其實不必太考慮到底是6%還是7%的增速,甚至我認為3%至5%也不錯。關鍵是要實現經濟結構有所轉型,在產業升級、創新驅動方面能有所改善。能做到這些,比經濟增速高一兩個百分點要強得多。
德國之聲:全面開放二胎是此次十八大五中全會具有爆炸性的決定。中長期來看這一政策可能帶來的人口變化對經濟發展有什麼樣的影響?
胡星斗:我覺得放開二胎政策對經濟的影響不會特別大。有多少人會決定生二孩?我覺得是很少的。因為在城市的撫養成本是非常高的。人們的生活費用很高,住房價格很貴,上大學也很貴。農村地區的人現在也沒有很強烈的願望要生兩胎,甚至兩胎以上。特別隨著中國保障制度的完善-這次五中全會又提出全面實施城鄉居民大病保險制度-中國的社會保障制度可能會變得更加完善,在這種情況下,人們就更加不願去多生小孩。所以這一政策可能不會對中國經濟有多大影響。
中國現在關鍵是提高人口素質,而不是增加人口數量。要大力進行人力資本投資,提高人口素質,讓人們能夠適應高端的工種,而不是存在大量沒有經過培訓的農民工。要把農民工變成高級技工,必須對他們進行嚴格培訓,提高其素質,對他們的教育、醫療進行大量投資。我覺得未來中國的一個方向主要是人口素質的提高。
德國之聲致力於為您提供客觀中立的新聞報導,以及展現多種角度的評論分析。文中評論及分析僅代表作者或專家個人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