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Volksfeid Nummer eins-Rudutschke

Dorothea Jung2008年7月21日

今天,人們對於"革命68"定義的見解分歧:有人認為,"革命68 "象徵著聯邦德國挑戰戰後拘謹的社會陳規,嘗試建立言論自由及民主法制的嶄新社會。但另一派人則認為,"68"是"嚇阻"的象徵,因為"議會外反對黨"幾年後成為左派"恐怖主義"的生力軍。德國之聲記者回顧了1968年德國大學學運的堡壘-柏林大學生示威運動的情形。

https://p.dw.com/p/EXhY
5月1日至8月31日,法蘭克福歷史博物館舉辦名為「短暫的夏天長期的影響」的展覽,紀念68學生運動40周年。圖中人在擺弄當時的服裝,背景是當時的一個音樂劇鏡頭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 dpa

德國68年的大規模學生運動,從67年開始醞釀:當時信仰和平主義的大學生歐內左格,在柏林的首次大規模示威運動中被警方槍殺。這一事件被德國人視為促成"議會外反對黨"萌芽組建的肇因。

27歲的社會系大學生杜契克是學生運動的靈魂人物,參與了幾乎所有"議會外反對黨"主導的示威活動。他說:「革命鬥士的革命,是群眾革命的基本前提。"世界革命"萬歲!它將創建世界範圍內的自由社會和個人自由,而不僅只是某一地區的革命鬥爭。」

杜契克深信,美國主導的"越南戰爭"是一場資本主義體系對抗越共的代表性戰爭。因此"議會外反對黨"主導的示威抗議,不僅針對美國,同時也是針對泛資本主義的運動。德國大學生公開表態支持親越共的示威活動。越共領導人胡志明成為這一運動的標誌人物。

當時,特別是柏林媒體,對學生運動相當反感。佔德國傳媒市場70%份額,保守的大眾化報紙"圖片報",更以極端份子、極左派、政治流氓、紅衛兵、搗亂份子,或學院派納粹沖鋒隊等激烈言辭撻伐學生運動。

反越戰示威運動兩天後,柏林議會成員呼籲民眾參加一項親美國的示威活動。大約8萬多人響應了呼籲。活動進行當中,一名與杜契克長相相似的大學生遭到群眾圍毆,警方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他送到安全地點。

1968年4月11日,一名男子問剛好路過的杜契克說,你是杜契克嗎?他回答說"是",這名男子大聲咆哮道:"你這只骯髒的共產豬!"跟著抽出懷裡的手槍,朝他頭上開了3槍。一名目擊者描述道:「我們還以為有人開槍打鴿子,然後看到一個人狂奔離開現場。大夥兒趕緊跑過來,看見杜契克躺在地上。」

同一天晚上,數千名大學生聚集在圖片報出版社前高喊著:「殺人凶手,殺人凶手!」

這一事件震驚全國。杜契克當年的女同伴,媒體工作者盧琦基回憶說:「他是個負有群眾魅力、純真、聰明和正直的人。他身上散發一種清新,可信任的氣質。大家都喜歡杜契克,因為他是個值得信賴的人。」

突襲杜契克的凶手被判了7年徒刑,並於入獄兩年後自殺身亡。而身受重傷的杜契克,10年後死於重傷後遺症。

曾參與當年圖片報社前示威抗議的德國綠黨國會議員史特呂伯勒指出,杜契克遇刺事件,成為 "議會外反對黨"團結的訊號。

這一事件也為"議會外反對黨"劃下了歷史分水嶺:部份成員從此走上了極端路線。同年五月,聯邦政府頒布戒嚴法後,全國各地掀起抗議浪潮,並爆發嚴重騷亂。兩年後,極端派成員紛紛轉入地下,最終加入了極左恐怖組織"紅軍派"。而其餘成員則進入研究機構、加入政黨或公民倡議團體,循民主手段投入社會改革事業。

德國之聲版權所有

轉載或引用請標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