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中友好城市:經濟合作和經濟以外的合作
2012年4月29日(德國之聲中文網)自1982年10月杜伊斯堡與武漢結為友好城市以來,德國與中國已有超過50對省市建立了友好城市關係。最近,德國一家名為"南風"的研究機構發表了一份對德中友好城市交流狀況的調查報告。
"南風"以巴伐利亞州-山東省,北萊茵州-四川省,萊法州-福建省為例,通過"友好省份自我介紹"、"現有資料分析"和"問卷調查"三種方式進行調查研究。提出德中友好城市在注重經濟合作外,也應發動民間力量參與到社會及勞動法對話的開展中。
目前的合作重點僅限於經濟及教育
"南風"調查的初衷是引起公眾對中國出口工業中惡劣的工作環境等問題的關注。但在調查中他們注意到,德國與中國存在許多夥伴關係,比如數量眾多的友好城市。
負責這項調查的扎比內▪費倫希爾德博士(Dr. Sabine Ferenschild)認為,在目前的中德友好城市關係中,雙方更重視的還是彼此間的經濟關係,在涉及到公民社會層面,目前仍僅限於教育方面。而在具體涉及社會問題的對話中還存在一個很大的漏洞,或者盲點。
記者採訪了科隆市政府的弗裡德▪沃爾夫(Frieder Wolf)先生。科隆和北京已有25年的友好城市關係,今年還舉辦了"中國年"活動。
他介紹說,科隆和北京的合作在開始時是以經濟為重點,但後來慢慢加入文化、藝術、高校間的合作以及青少年的交流,在最近七八年來還有行政管理方面的專業人員交流。未來科隆也將在拓寬及加深上述重點外,加強雙方就環保和城市增長方面的溝通。本次"中國年"也是以藝術、文化、體育和經濟為主題。
一個名為"國際繼續教育與發展"( Internationale Weiterbildung und Entwicklung GmbH)機構也在一份2009年10月的報告中提到,目前德中城鎮關係的合作重點主要集中在經濟、藝術文化、教育、城市發展及管理,接下來則是科研、衞生及環境。
期待結合更多民間力量開展社會及勞動法對話
在這次調查中,"南風"發現,雖然有許多德國社會民間團體在中國展開工作,但是並沒有發展組織和機構參與到這種夥伴關係中,而且在這種夥伴關係的框架下建立和中國相關夥伴省市的關係。"南風"認為,友好城市間應開展社會及勞動法方面的對話。但德國方面也許顧慮,過多地參與到對中國社會問題的討論中,會導致德國企業失去在中國的市場機會。
與此觀點不同,弗裡德▪沃爾夫先生認為,友好城市雙方對經濟和勞工權益的關注會是一個"水漲船高"的情況。"可以確定的是,中國越多地參與到世界經濟格局中,中國與世界的商業貿易越多,德國的企業越多投入到中國的經濟中,雇員的利益也將被作為主題更多地在這種友好城市關係中被關注。"
對此埃森市"亞洲之家"的蘇娜博士(Dr. Nora Sausmikat)認為,"有哪個想跟中國做生意的人會主動跟中國談及勞動法呢?雖然有相關的標準可以參考遵循,但是隨著經濟的發展,勞動法也被關注,這是不可能自然而然發生的。"在她看來,無論是關注勞動法,還是開展關於勞動和社會法的對話都是好事,但重要的是,這樣一個對話能夠帶來成效,也能促進友好城市間的關係。
費倫希爾德博士認為,開展關於勞動法的對話還存在來自雙方的障礙:"首先,中國和德國友好城市建立的背景是中國的改革開放,在這樣的背景下,友好城市的建立目的也和經濟的發展息息相關,無論是中國還是德國,雙方都以爭取更多的市場機會為目標。其次,雙方的社會結構十分不同。在中國,非政府機構必須登記,否則算違法,而德國的民間機構則完全獨立於政府外。" "國際繼續教育與發展"2009年10月的報告也認為,德中雙方決策機構的結構不同是彼此合作關係的最大阻力。
儘管存在障礙,費倫希爾德博士認為,"一個關於改善勞動環境的社會對話之開展,並不是不可能的。而且這個對話,現在就可以開始。"
作者:簡如
責編:洪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