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之聲記者講述自己的故事:#我從哪裡來
2018年1月12日從中國到德國
朱爾寧曾在北京外國語大學學習德國語言文學,1989年初到當時還是民主德國的萊比錫市作交換研究生並撰寫碩士論文。她回憶那時的萊比錫時曾說,城市色彩單一,黑灰色居多,跟已開始改革開放的中國相比,民德缺乏活力。當年秋季她轉學到基爾大學繼續攻讀碩士。兩德統一後她留在了德國並於1996年開始在德國之聲中文部工作。
從美國的南方來到歐洲的心臟
Brent Goff是德國之聲電視新聞的主播,也是The Day with Brent Goff 節目的主持人。在這個假消息泛濫、新聞敘事越發不清晰的時代,高品質的新聞更顯現其價值。Brent Goff在北卡羅萊納州的鄉村長大,首次接觸電視新聞行業則是在密蘇裡州的一家小電視台。然而,他有著更大的雄心。在之後的幾年,他成為了獲得福布萊特獎學金的學者,在喬治敦大學獲得了碩士學位,還曾以製片人的身份在柏林為CNN工作。他深知,他的舞台就是國際新聞。2000年,他來到了德國之聲,如今已經成為觀眾最為熟悉的主持人之一。在柏林的演播室,在全球千家萬戶的電視機前,Brent Goff都以工作勤奮、新聞業務扎實而著稱。
充滿鬥志的工作狂"奶奶"
在德國之聲孟加拉語編輯部,Debarati Guha一度被稱呼為"祖母"。她非常關心他人,總是試圖去理解他人的煩惱與苦衷。她抓住一切機會,講述女性的命運與挑戰。對於她而言,能夠讓全球人民瞭解孟加拉以及印度民眾的恐懼與擔憂非常重要。Debarati Guha出生在印度加爾各答,她的父母則是孟加拉人。因此,她始終認為自己是孟加拉人。作為律師的女兒,Debarati Guha非常具有鬥志,年幼時就對政治產生了興趣。她畢業於印度尼赫魯大學政治學專業,曾經在新德里為《法蘭克福匯報》駐亞洲記者工作。自2005年起,她就生活在德國,並參加了德國之聲的新聞培訓生項目。2013年,她成為了德國之聲孟加拉語節目的負責人。
新聞成癮 善於提出尖銳的問題
Dima Tarhini是德國之聲阿拉伯語新聞節目的主播,在阿拉伯國家擁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可信度。2005年加盟德國之聲前,她是CNBC電視台阿拉伯語新聞節目的主播。Dima Tarhini此前還以戰地製片人的身份為半島電視台工作,多次前往伊拉克、科索沃等戰亂地區。在歐洲從事記者工作,Dima Tarhini能夠以更廣闊的視野來看待阿拉伯與西方世界之間的分歧與隔閡,並且找出讓雙方民眾互相瞭解的道路。她認為自己是工作狂,對新聞上癮。好奇心和新挑戰引領她來到了柏林。她認為,在德國之聲的這份工作讓她能夠向來自全世界的同事學習,這使得她的工作更有條理、更為專注。
從家鄉到德國的漫長道路
2017年初,Edith Kimani來到了德國,開啟了她作為德國之聲新聞主播的新篇章。她為肯亞最大的電視台KTN工作了七年,擁有眾多擁躉。她的職業生涯開始於2009年,Edith Kimani參加了KTN電視台的真人秀節目,那檔節目的目的是尋找最有才華的年輕主持人。她贏得了比賽。通過主持On the Record這檔節目,Edith Kimani成為了肯亞最為優秀的記者之一。她非常關注環境議題,曾經在世界經濟論壇非洲可再生能源專場上,主持過德國之聲辯論會。在來到德國之前,Edith Kimani還曾經是德國之聲駐東非的記者,並且主持過德國之聲有關非洲的環境節目Eco@Africa。
世界公民
出生於利比裡亞的Jaafar Abdul Karim在黎巴嫩以及瑞士長大,求學於法國、德國以及英國。如今,他為德國之聲工作。他是Shababtalk節目的主持人,這檔面向青年人的阿拉伯語脫口秀贏得過不少獎項。在這一節目中,Jaafar Abdul Karim報導阿拉伯國家的各類事件,為年輕人提供一個平台,談論那些能夠打破禁忌、開放思想的話題。近年來,他的工作主要聚焦難民議題。他曾出入黎巴嫩、希臘、約旦、德國等地的難民營,2016年獲由德國雜誌Medium頒發的年度記者大獎。此外,Jaafar Abdul Karim還完成了倫敦電影學院的導演課程。
巴伐利亞人說不說斯瓦希裡語?
Elizabeth Shoo出生於德國,在坦桑尼亞長大。可以說,歐洲和非洲都是她的家鄉。儘管如此,她內心深處更覺得自己是坦桑尼亞人。重回德國萊茵河畔完成大學學業後,她參加了德國之聲的新聞培訓生項目。從此之後,她就一直供職於德國之聲。她說,"家的感覺"經常只需要一個細微的變化就能完成切換。比如,她的航班在坦桑尼亞落地的那一刻,"家的感覺"就會自動切換:從那有序、守時的出生地,轉換到長輩們生活的溫暖、多彩、熱鬧的國度;反之亦然。正是這種對兩種文化的細膩領會,讓她擁有了獨特的視角。如今,Elizabeth Shoo是德國之聲新聞頻道社群網站节目的一員,同時也為斯瓦希裡語廣播節目工作。
踏著世界的節拍翩翩起舞
Pia Castro出生於阿根廷的一個義大利移民家庭。20多年前,她就來到了德國。如今她是德國之聲西班牙語電視節目Aquí estoy(我在這裡)的主持人。這檔節目講述那些在德國致力於搭建歐洲與拉美之間橋樑的人的故事。她熱衷於全球各地的音樂,曾經在柏林主持一檔音樂廣播節目長達10年之久。她對德國的興趣始於1989年柏林牆倒塌之後,當時她覺得必須要親身經歷一下德國的劇變。多年後,她依然在德國。對她而言,多元文化就是生活的一部分,這也是她在德國之聲能找到家的感覺之原因。
兩種文化都是故鄉
Waslat Hasrat Nazimi是以難民身份來到德國的,當時她只有4歲。她的生活受到了德國與阿富汗兩種文化的影響。對她而言,這兩處都是她的家鄉。2010年,擁有獨特全球視角的她加盟了德國之聲。如今,她為德國之聲的達利波斯語、普什圖語、德語、英語節目工作,也是新聞頻道社群網站节目的一員。她的大部分家人依舊生活在阿富汗,和阿富汗難民有關的一系列政治事件讓她意識到,她必須做些什麼。不久前,她創辦了一檔網路脫口秀節目TALKforyou,並擔任主持人。這檔由德國之聲與西德意志廣播電視台合作的節目,讓難民們能夠分享自己的經歷。Waslat Hasrat Nazimi的親身經歷,讓她能夠在複雜事件中擁有全局視野。而德國之聲則為她提供了一個平台,讓她能夠利用自己的視角和動力去幫助他人。
從遠處傳來的"革命之聲"
Yosri Fouda是埃及最有名的調查記者之一。在"阿拉伯之春"革命浪潮中,他曾經以為埃及會開始一場進步革命。然而不久後,趨勢就出現了逆轉,新聞業愈發受到了壓制,這迫使他離開了祖國。為了能夠繼續自由、富有批判性地報導阿拉伯地區的重要事件,Yosri Fouda來到了德國之聲,成為了每周一期的脫口秀節目The Fifth Estate(第五地產)的主持人。在這檔節目中,Yosri Fouda既進行深度新聞分析,也進行調查性報導,為阿拉伯國家的受眾提供了一個批判、獨立、未經過濾的新聞視角。Yosri Fouda的記者生涯始於BBC,還曾經是半島電視台駐倫敦記者站的主任。"阿拉伯之春"期間,他為埃及電視台ONTV工作,被譽為"革命之聲"。
抵制審查、加強對話的職責
珍妮‧佩雷斯(Jenny Perez)於2008年從智利來到德國。目前是德國之聲最受歡迎的西班牙語新聞記者之一,也是德國之聲電視節目"DW Noticias"的主播。她將多年作為國際記者的經驗帶到德國之聲--讓國際受眾更好的理解新聞報導。
佩雷斯曾在智利擔任國際新聞主播,向世界各地的觀眾介紹智利的國際政治議程。她從中東和拉丁美洲衝突地區發回報導,還參與過美國、歐洲和亞太地區重要國際峰會的報導。作為一名記者,她把自己職業生涯中的大部分時間投入拉美地區,在當地採訪政治家和領導人。她尤其關注人權、新聞自由和腐敗。佩雷斯的報導聚焦政治和經濟,並在業界獲得良好聲譽。佩雷斯認為,在柏林和在拉美地區的新聞工作是抵制審查和加強對話的職責和義務。
使用我們的App,閱讀文章更方便!給[email protected]發送一封空白電子郵件就能得到軟體和相關訊息!
閱讀每日時事通訊,天下大事一覽無余!給[email protected]發送一封空白電子郵件就能完成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