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1206 Steinmeier Cchina
2008年6月12日中德關係非常密切,同時也很複雜。說關係密切,首先是因為中德在經濟領域緊密相連,德國是中國在歐洲最重要的貿易夥伴。反之同樣如此。此外,德國在歐洲對華投資中也排名第一。在政治領域,兩國之間的關係同樣密切,中德政府首腦每年都舉行會晤,而各級政府機構之間的往來更是頻繁。各種各樣的代表團穿梭往返於中德之間。有些專注於科學教育領域,而有些負責法制國家對話或者人權對話。而後者則正是兩國關係中的複雜之處。因為中國所代表的價值觀與德國並不相同。也由於中國的人權和公民權利儘管有所改善,但依然處於受到壓制的狀態。德國外交政策協會的桑德施耐德教授表示,德國總理梅克爾把自己視為"價值觀外交政策"的捍衛者,這自然影響到了她對待中國問題的態度。桑德施耐德教授說:
"我有這麼一個印象,梅克爾的中國政策明顯背離了她的三位前任施密特、柯爾和施羅德。梅克爾女士從人權的角度看待問題,自然與眾不同。我認為,她的看法雖不比幾位前任高明,但卻對政策產生影響,這也是她政治風格的一部分。"
這種觀察角度和政治風格的表現之一便是,梅克爾去年九月在總理府會見達賴喇嘛,而這恰恰發生在她成功訪問中國之後不久。中國對此異常憤怒,並廣泛中斷了中德之間的官方聯繫。雙邊關係進入歷史低谷。基民盟和基社盟此時推出的新亞洲戰略,把中國視為制度競爭對手,更無法讓兩國關係回暖。直到今年年初,德國外長施泰因邁爾再次通過書面形式,以極高的官方姿態確認德國政府堅持"一個中國"的政策,西藏和台灣都是中國的一部分之後,中德關係才逐漸趨於正常。此後,施泰因邁爾才有機會於1月22日在柏林會見了中國外長楊潔篪,並一起出席新聞發布會。德國外長說:
"中德之間良好密切的夥伴關係是具有悠久傳統的。當然我們不能否認,在過去的幾周和幾個月內,中德關係出現了一些困難。正因如此,我更為今天我們的相遇而感到高興。這意味著中德關係今天回到了正常化的軌道上。"
儘管如此,充滿爭議的西藏問題依然存在。三月中旬,西藏發生騷亂。此後圍繞奧運火炬接力又爆發了抗議浪潮。中國以高漲的民族主義情緒回應世界範圍的批評聲浪。中國與西方的關係再次迅速降溫。在西藏騷亂達到高潮的時候,德國外長施泰因邁爾呼籲衝突各方保持克制,互相理解和進行對話。他說:
"暴力不會給任何人帶來好處。我們所需要的,是在西藏事件上的透明度。我們需要一條途徑,與藏人代表進行對話。這是中國必須自己走出的一步。我們必須繼續呼籲中國,對示威活動和類似事件做出有節制的反應。"
中國四川發生的地震災害間接改變了中國和西方之間氣氛。在這一非常時刻,中國以極富效率的救災援助工作和開放的媒體報導向西方展現了另一面。同時,中國也看到了另一個西方,一個與災民共患難、隨時準備提供支援的西方。為了體現與災區民眾團結一致,施泰因邁爾還將特別前往四川地震災區訪問。但是,德國對話政策中根本性的困境依然存在。桑德施耐德教授就此分析道:
"從西方的角度來看,希望改變中國政策中的某些東西。比如人權問題。當然我們希望西藏的情況能夠得到改善,這符合我們的利益。 但另一方面,作為全球經濟中的一個夥伴,中國保持穩定和具有行動能力,也符合我們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