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為何對監控事件態度突變
2013年10月26日(德國之聲中文網)政治有時確實很可笑。周五(10月25日)齊聚德國首都柏林的媒體就經歷了這樣一個時刻。德國政府副發言人施特萊特(Georg Streiter)向到場記者表示,聯邦政府從未宣佈過美國秘密情報機構-美國國家安全局的監控門事件已經了結。來自國內外的眾多記者聽後忍俊不禁。施特萊特不得不又改口道:聯邦政府只曾宣佈過監聽事件的部分問題已經了結。
施特萊特所說的部分問題指的是美國國家安全局對數百萬德國人進行監控的事件。德國總理府辦公室主任珀法拉( Ronald Pofalla)8月份在聯邦議院監督小組舉行多次會議後宣佈,對美國情報機構的這一指控已經了結。他說,"德國數百萬人的基本權利並未受到侵犯。"深受德國總理梅克爾信賴的珀法拉同時也是德國秘密情報機構的協調員,因此他的講話很有份量。
梅克爾當時的疑慮
特別是德國反對黨社民黨、綠黨和左翼黨時至今日始終對珀法拉的此番說法持懷疑態度。他們認為,當時梅克爾正處於聯邦議院競選的關鍵時刻,對這些批評性的質詢不感興趣。反對黨的這一懷疑不無道理。當時梅克爾的競爭對手,社民黨總理候選人施泰因布呂克就指責聯邦總理缺乏澄清美國情報局監聽醜聞的意願。他批評說,"梅克爾女士不想得罪美國人。即使德國人的權利和利益受到侵犯,她也毫無指責地予以忍受。"
其實今年夏季時就已經有跡象表明,聯邦總理梅克爾也對德國最重要的盟友美國不再有百分之百的信任。在施泰因布呂克對梅克爾本人提出批評的當天,梅克爾就提出應該加強歐洲的網路技術。其理由是:所有主要的數據節點和路由器都牢牢控制在中國和美國人的手中。梅克爾當時表示,"這是不是好事,我持懷疑態度。"
民眾抗議日益強烈
不過,梅克爾政府對美國的監控事件也不是完全沒有做出反應。早在7月份,也就是前美國情報機構雇員斯諾登揭秘不久,德國內政部長弗裡德利西(Friedrich )就飛往華盛頓,同美國副總統拜登(Joe Biden)和歐巴馬總統的安全顧問麗莎‧摩納哥(Lisa Monaco)以及美國司法部長霍爾德(Eric Holder)就美國情報局的監聽事件進行談判並交換意見。
然而,政府越是遲遲不對美國監控門事件做出果斷表態,議會以外的抗議活動就越強烈。9月初,德國數據保護聯合會的成員在柏林新的聯邦情報局總部大樓建築工地前舉行示威,反對任何形式的監控。繼這一標誌性抗議活動之後,緊接著便在9月7日爆發了由眾多公民權利組織,記者聯合會以及綠黨、左翼黨和海盜黨聯合發起的大規模示威活動。據組織者稱,有2萬人參加示威,抗議對網路的監控。
政府改變基調
在美國監控門計劃曝光整整6周之後,聯邦政府的基調似乎才發生變化。聯邦總理梅克爾的手機極可能被美國國家安全局監聽,這才使政府完全改變了在獲悉公民被監控時表態的口氣。聯邦內政部長弗裡德利希立即敦促美國人就此道歉。聯邦外長韋斯特韋勒因此召見了美國駐柏林大使,對美國國家安全局的行為公開表示了不滿。受害者本人也對針對其個人所從事的間諜活動表示,"這是絕對不被允許的行為。"
至於梅克爾、德國政府或政府的情報機構何時首次獲得總理手機可能受到監聽的情報,目前仍不清楚。聯邦政府副發言人施特萊特始終迴避對這一問題的回答。
作者:Marcel Fürstenau 編譯:李京慧
責編: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