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德國更關心中國 而非希臘

2012年9月19日

未來決定歐元區命運的將是柏林,而不是布魯塞爾。正因如此,當人們發現柏林權力中樞的主要憂慮並非希臘是否能夠堅守其改革措施,或者西班牙會不會也需要歐盟的救助時,會感到異常驚訝。

https://p.dw.com/p/16BOL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

(德國之聲中文網)民意調查顯示,梅克爾的基民盟/基社盟支持率達到35%到39%,大幅領先於處於第二位的社民黨,這個最大的反對黨支持率僅為26%到30%之間。同樣在野的綠黨排名第三,支持率為12%到15%,而其他三個小黨則將瓜分剩下的選票。當前,梅克爾總理強勢主導德國政壇,距離大選還有一年時間,目前看來,幾乎沒有任何挑戰者能夠動搖她的地位。

作為世界出口冠軍,梅克爾領導下的德國更為關心的是:中國是否會對德產機械設備和汽車逐漸失去"胃口",還有名聲在外的德意志製造商們在2030年應該生產些什麼東西。

在德國政壇,聯合執政是一種常態,因此從理論上而言,某幾個政黨結成聯盟之後,依然可能在明年大選後將梅克爾趕下台。但是做出這種預測的人為數很少。"老實說我沒看到梅克爾在德國國內有任何風險",一名反對黨高層人物這樣評論道,"她非常強大,並且作為危機管理者受到民眾的高度信任。"

從2005年起擔任德國總理至今,梅克爾巧妙地把政治操作、強硬立場和堅決果斷糅合在一起,而且對於平民階層的憂慮有非常敏銳的把握。《富比世》雜誌將其稱為世界最有權勢的女性。

Bundeskanzlerin Angela Merkel
梅克爾在德國政壇地位穩固圖片來源: dapd

梅克爾始終不太願意對歐元危機採取大膽的全方位的解決方案,並以此而招致了來自德國以外的批評。但她的這種態度在德國國內卻得到了良好反響,因為這切合德國人小心謹慎、深思熟慮、勤儉節約和艱苦勞作的傳統。

挽救歐元區 梅克爾背水一戰

今年年初,梅克爾拒絕了歐元區政府共同為成員國國債和銀行存款提供擔保的提案,這一決定將歐元區逼到了懸崖邊。不過最近幾周,她放棄原有立場,不再阻撓歐洲央行購買深處危機的南歐國家債券,以降低這些國家的貸款成本,當然前提是這些國家同意實行經濟改革。這一政策讓市場恢復了一些平靜。

這種對鄰國"有條件的團結"頗能取悅那些對於拯救歐元計劃本來就心存疑慮的德國公眾。德國人不希望他們辛苦勞作而來的經濟成果被那些"不負責任亂花錢"的鄰居給毀了。這些國家並沒有像德國那樣在本世紀初就啟動改革進程,因此現在陷入危機,一蹶不振。

一名外國駐德大使對路透社表示:"梅克爾成功的關鍵在於,她將自己描繪為德國納稅人的捍衛者,對於歐元區拯救計劃保持一種較為勉強的態度,只在萬不得已的情況下才作出行動。"

06.09.2012 DW JOURNAL Protest gegen Merkel
德國之外,有不少人對梅克爾頗有微詞

其他歐元區國家還在討論,希臘在沒有完成削減公共開支、將國有資產私有化以及開放市場的目標後,是否還應該繼續這個國家留在貨幣聯盟內。柏林卻已經靜悄悄地做出了決定:希臘將繼續留在歐元區。

"梅克爾總理更希望在六個月前就把希臘扔出歐元區,不過不是現在,儘管他們(希臘)的信用已經接近零。"路透社引述一名德國官員的話,"如果你想知道為什麼,看看北非和地中海東部。在這種情況下,誰會希望讓一個地處歐盟東南部邊界的北約成員國陷於失敗的境地?"

德國奉行"歐洲優先"

無論如何,在德國這樣一個將強大的親歐洲主義作為政治信念的國家,很少有人會對梅克爾如今的歐洲政策提出質疑。另一名大使對路透社表示:"我很難想像社民黨和綠黨如果聯合執政的話,其政策會有任何不同。所有主流政黨都支持她的策略。"

這其中包括綠黨。有些外國觀察家對於德國綠黨的記憶還停留在上世紀80年代前西德首都波昂的那些披頭散發的反體制極端派。看看現在西裝革履、言辭流利的綠黨領導層,他們可能會大吃一驚。如今的綠黨對於權力更有興趣,而不是抗議。

德國政治光譜中,極端陣營的角色現在由左翼黨扮演,他們的前身是前東德的共產黨和德國的極左派。"除了左翼黨之外,梅克爾女士如此受到追捧,這是因為實際上別無選擇,"左翼黨副主席莎拉‧瓦根科內希特(Sahra Wagenknecht)分析道。

"社民黨衷心跟隨著她,對她的主意點頭稱道……除了我們之外,沒有任何人對梅克爾的歐洲政策提出質疑。"

Sahra Wagenknecht Fraktionsvorsitzende Die Linke Bundestag
左翼黨副主席莎拉‧瓦根科內希特圖片來源: dapd

瓦根科內希特反對歐元區拯救計劃,因為她認為這一做法讓銀行家和富人佔到了大部分好處,窮人和失業者受到損害。但是她的左翼黨支持率只在4%左右浮動,她將此歸咎於持續時間過長的黨內鬥爭。但也有人認為,左翼黨支持率不高純粹是因為德國富裕的社會環境實在不適合一個強硬的左派政黨發展壯大。

與左翼黨相比,社民黨的高層人物則面臨另一個問題:梅克爾一直在"抄襲"他們的點子。

一位人脈極廣的社民黨支持者以梅克爾去年突然"政策大拐彎",提出"退出核能"為例:"她實際上偷了我們政治綱領中80%的內容。她根本沒有自己的理念或者原則,只對權力感興趣。她正在摧毀這個國家的黨派政治。"

批評梅克爾的聲音

儘管德國的政治精英在援救歐元區危機國家這一點上具有共識,但對於梅克爾歐洲政策的最猛烈批評來自議會之外:保守派媒體,公眾人物以及德國央行。

柏林《每日鏡報》的評論版編輯莫利茨‧舒勒爾(Moritz Schuller)就是批評者之一:"我們正在奉行一項意識形態項目,我們向希臘出售賓士汽車和博世冰箱,而他們實際上根本沒有錢來買這些東西。"

"現在在希臘,我們又在犯當年兩德統一期間在東德同樣的錯誤。我們向一個根本無法運行的系統大把撒錢……東德經濟並沒有因為我們的'馬歇爾計劃'而強大起來。人們離開那裡,前往西部尋找工作。與波蘭做一個對比:波蘭人成功是因為他們經歷了十年的痛苦,他們讓公司倒閉,失業率上升,與此同時進行結構改革。"

Standbild Europanorama DW Mazedonisch
歐元還有救嗎?

在德國以外,大部分針對梅克爾的抱怨卻是另一條:梅克爾在解決歐元危機方面過於謹慎遲疑。"為什麼她不能展示自己的領導力呢?"在南歐國家和布魯塞爾,人們經常能聽到這樣的質問。

但從柏林的角度來看,情況並非如此。

"把'領導力'(leadership)翻譯成德語,看看結果是什麼?"一名德國高層政治人物說道,"是Führung。而這裡的人們知道,必須小心對待'Führer'這種東西。"(譯者註:Führer意為領袖,在德國往往使人聯想起希特勒及納粹時代)

來源:路透社 編譯:石濤

責編:樂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