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德國經理願去中國,中國增長前景不妙

2012年5月26日

最新調查表明,中國在金磚四國中對德國經理派駐最有吸引力。有專家認為,中國的未來經濟增長只會達到3%。

https://p.dw.com/p/152o4
A cleaner takes a nap near a Porsche car at a showroom in Beijing Friday, Dec. 9, 2011. (AP Photo/Andy Wong)
圖片來源: AP

"一半德國經理願去中國工作"

《商報》5月25日獨家公佈EAC-歐亞咨詢公司對1000名德國經理的調查結果:"在金磚國家中,中國對德國經理人員派駐外國最有吸引力。44%的管理人員願意被派往中國,然而可以想像暫時願被老闆派往印度的只有19%,去俄羅斯的佔33%,去巴西的佔37%。"

報導說,"……該咨詢公司的巴爾切-黑羅爾特(Daniela Bartscher-Herold)說:'在德國管理人員眼中,中國的意義越來越重要。' 德國學校的基礎設施和供應有了改善,妨礙的因素依然是語言。所以仍然有更多的德國經理寧願選擇西方國家。……巴爾切-黑羅爾特說,'但從升遷前景考慮,在中國和其它金磚國家成功地工作一段時間明顯地更有前途。' "

"不要期望中國奇跡"

任職北大的美國經濟學教授邁克爾·佩提斯(Michael Pettis)在《新蘇黎世報》5月24日發表的專訪中表示, "中國奉行的增長模式已經在以往多次出現過,可以在德國的20世紀30年代、蘇聯的50和60年代、巴西的60和70年代、日本的80年代以及其它國家看到,基本是以投資驅動的'增長奇跡',甚至大都是由可以類比的政治戰略引導的。

"歷史的難題在於,在所有被列舉的例子中最終都發生債務危機。我擔心中國也不會有太大差別。有一點不同的是,中國的發展已經達到一定規模,這種形式是前所未有的。與世界經濟產出相比,直到不久前中國的經常帳盈餘比例之大是以往任何國家都不曾有過的。家庭消費支出佔國民生產總值的比例在中國如此至少,也是任何地方都不曾有過的。投資支出佔國民生產總值的比例處於最極端水準,並且還在繼續增加。"

他認為,"不良投資導致損失,總得有人承受損失。在中國是將損失強加給私人家庭,通過為其積蓄提供令人難以置信的低息。同時,家庭開支佔整個經濟收入的比例實際上一直在下降,債務急劇上升。

"現在人們越來越認識到,中國必須脫離投資驅動的增長模式,轉向由消費支撐的經濟。然而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出於這個原因我們在今後還會看到增長率的下降。"

在他看來,平均5.8或7%的增長率預測"過於樂觀",3%的增長率更現實些。"這種轉變沒有政治上的一致是不可能發生的,得等到新領導人站穩之後。眼下我們看到朝向正確方向發展的開端,但是誘惑依然很大,間或一再採用'貸款這個加速器',以避免增長率的急劇下降。"

"不良投資的後果幾乎處處可見"

佩提斯指出:資本的分配不當"無處不在",在房地產領域"顯而易見",生產部門也有很大問題。"但最大的問題在於基礎設施領域,對中國這樣一個財富水準的國家,基礎設施過於膨脹,並且還在繼續擴建。空空的機場,空空的高速公路,還有高速鐵路網,其意義何在值得探究。總體而言,不良投資的後果幾乎隨處可見。

針對某些經濟學家和投資者關於中國經濟會在近期崩潰的悲觀看法,他表示"絕對不可能這麼快"。他對原材料開采和加工者中依然盛行的"中國樂觀主義"也不以為然,認為他們"沒有認真分析來自中國的數據"。

他說:"但我不能斷定中國的經濟發展是否還會再次人為加速,中國領導人明白改變經濟結構是必要的。然而,另一方面在政治上卻涉及一個相當困難的過程,很難說這個過程何時開始。"

摘譯:林泉

責編:洪沙

以上內容摘譯自其它媒體,不代表德國之聲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