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語媒體:不能讓專制中國突破民主第一島鏈
2024年1月13日(德國之聲中文網)《法蘭克福匯報》以"毫不掩飾的干涉"為題,刊發評論指出,台灣的未來由台灣民眾決定,而不是中國政府,可是北京的領導人卻不願意接受這一點。
"假如中國是一個民主國家,又假如在大選中有兩名政治人物參選。其中一位宣揚要從鄰國(比如日本)獨立出來的政策,另一位則主張與東京和解。然後,要是此時東京方面在選戰期間派遣軍機逼近中國領空、並表示獨派候選人勝選就會對中國構成'嚴重危險',那麼整個中國當然都會反對這種公然干涉民主進程的行徑。"
"在現實中,中國不是民主國家,但台灣卻是。本周末,台灣舉行大選,中國則肆意地試圖教導台灣選民如何選舉。北京對待'台灣同胞'的這種粗暴做法,以往已經失敗過多次。可是這並不能阻止堅持所謂'統一'的習近平領導班子一次又一次地嘗試。"
"其實道理很簡單:台灣選民自主地決定今後誰來執政。北京就選舉結果感到利益攸關,這很正常。但是干涉選舉卻不是正常行為。"
最新一期的《明鏡周刊》以"台灣的民主是一個小小的奇跡"為題,刊發社論指出,拋棄了威權、走上民主正途的台灣,值得全世界的支持。
"細究起來,這堪稱詩一般正義的奇跡。台灣民眾知道獨裁的滋味。這個扼守地理要沖的島嶼曾經受過幾百年的外來統治:先是荷蘭人,然後是西班牙人,後來是中國人,之後又是日本人。如今,台灣各地的軍事監獄還提醒著人們短短幾十年前的'白色恐怖'時期,那時爭取民權是十分危險的行為。一直到八十年代,異議人士還會面臨國民黨當局的囚禁、虐待、殺戮。勇敢的台灣人民最終和平地爭得了自由,現在他們又必須捍衛自由。"
作者認為,在當前的國際形勢下,台灣的民主制度必須要依靠外來的支持方可維系。"在歐洲以及德國,有人認為台灣'不是我們的問題',而不過是'中國人'自己需要解決的爭端。這種說法就彷彿是把俄烏戰爭稱為俄羅斯人的內戰。"
"但是,台灣其實事關每一個民主人士,不論是出於道義團結還是自身利益。柏林政界正在激辯德國到底應該推行價值觀外交還是利益外交。台灣則是把這兩者統一起來的完美案例。"
文章接著指出,台灣的人權水準堪稱價值觀夥伴的典範,其半導體產業在全球經濟中舉足輕重的地位又證明了利益攸關。"而且,只要看一眼地圖,就能發現台灣處於'第一島鏈'。後者是由西太平洋地區多個自由國家組成的。假如習近平突破了第一島鏈,就很有可能奠定一黨專政的中國崛起為最頂端的世界強國。"
"德國近期出現了一些積極跡象。就在2023年,自民黨籍的教育科研部長施塔克-瓦青格(Bettina Stark-Watzinger)成為25年來首位到訪台灣的德國部長級高官。此外,德國政府還設立了一個德台對話平台機構,該組織領導人之一、歐洲議會對華關係小組組長包瑞翰(Reinhard Bütikofer,又譯比蒂克菲爾)精準點評說,德國曾經把台灣視作增進德中生意往來的阻礙,但現在必須摒棄這一做法。"
在文章末尾,作者向德國總理府喊話,呼籲柏林必須將台海和平穩定置於對華政策的最高優先順序,並希望肖爾茨總理能夠向台灣大選的勝利者發去賀電。
摘編自其他媒體的內容,不代表德國之聲的立場或觀點。
©2024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