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德語媒體:再過20年!

文山 摘編
2017年3月13日

周一的德語報刊關注了中國的環境問題,認為當局本應當放手讓民間組織也參與到監督治理進程中來。同時,中國在可再生能源領域的進步,則讓一些媒體大為贊嘆。

https://p.dw.com/p/2Z6ut
China Smog in Fuyang
「再過二十年,我們重相會,偉大的祖國該有多麼美!天也新,地也新,春光更明媚,城市鄉村處處增光輝。啊,親愛的朋友們,創造這奇跡要靠誰?要靠我,要靠你,要靠我們八十年代的新一輩!」 (安徽阜陽,2017年1月3日)圖片來源: Reuters/CHINA DAILY

(德國之聲中文網) 《法蘭克福匯報》以"中國上空的霧霾"為題,刊文指出,中國許多地方的環境污染問題已經嚴重到有損共產黨形象的程度。

"不論是城市還是農村的居民,都對環境污染引發的健康風險十分擔憂。新興中產階級紛紛試圖將孩子送到國外、或者是舉家移民,他們都把霧霾等環境問題列為移民的首要原因。這一現象顯示出他們並不信任中國政府。"

"過去二十多年的無節制增長、對自然環境的掠奪,如今每個人都能感受到。生活品質的改善很重要,汽車數量的增多就是生活品質改善的一方面。與之相伴的就是更嚴重的空氣污染。但是,沒有人願意放棄這一更高社會階層的身份象徵。"

"2016年,中國經濟增速放緩,2017年的增長目標更是只有6.5%。但這不能從長期上改善環境。中國政界需要採取更有力的措施。但是企業卻都在逃避環保法規,或者乾脆置之不理。環保部門儘管加強了監管,然而卻沒有多少實權。包括環保領域在內,中央政府的指令並不總是會被執行。在削減煤鋼過剩產能方面也同樣如此:中央政府下達目標,而各省市地方政府則有著自己的算盤,他們竭力避免大規模下崗,否則就要產生'社會不安定因素'。而後者也是北京中央政府所要避免的。"

"中國的民間組織也在為環保出力,但是他們的活動空間實在太小。對於以習近平為核心的中共領導層而言,公民社會非常可疑。因此,中共當局通過出台一系列新法規來不斷遏制民間組織。"

作者隨後指出,要讓那些污染大戶真正遵紀守法,民間組織的參與、加強訊息透明度本應是最佳方案。而現在,中國媒體報導環境污染也受到了諸多限制。

"環境污染問題正在損害共產黨的形象。即便印度的霧霾更糟糕,也不能改變中共形象受損的事實。在嚴格遵循導演的全國人大會議上,環境問題並非主要議程,但也依然不斷被提及。環保部長也只能聊表安慰地說,中國會比當初發達國家更快地解決霧霾問題。專業人士估計,這還需要大約20年。"

China Solaranlage Luoyang
河南宜陽縣的新能源發電站圖片來源: Getty Images/T.Yiwei

德國網路雜誌TELEPOLIS則從積極的角度來看待中國與印度的環境議題。文章以"氣候保護的新先鋒 "為題,指出14億人口的中國以及13億人口的印度已經在可再生能源領域成為了領跑者。作者注意到,碳排放量全球第一的中國,在2016年經濟增速6.7%的同時,還實現了碳排放量的降低。

"2017年1月,中國宣佈正在修建的100多座煤電廠不再投產。據德國《時代周報》報導,僅在2016年,中國新投產的太陽能發電裝機容量就達到全德國過去25年總和的3/4。2020年前,中國還要在可再生能源領域再投入3400億美元。現在,中國的光伏發電價格已經低於煤電價格。"

"印度政府也不甘落後於中國。到2022年前,該國可再生能源的比例將翻4倍。現在太陽能已經是印度最為廉價的電力,因此印度政府計劃2026年前關閉所有煤電廠。"

Infografik China übernimmt Führungsrolle in der Solarkraft
2010年至2017年,中國、美國、日本、印度、德國每年的太陽能發電裝機容量。

文章隨後指出,今後10年間,可再生能源的價格將在幾乎所有國家都低於傳統發電。"但是從前的風電、太陽能冠軍德國早已落後,2016年德國在這一未來產業中還喪失了10萬多個就業崗位。這要歸罪於德國政府的限制性政策,在他們看來,煤電產業的利益比未來更重要。"

"德國政府在2000年曾經憑借《可再生能源法》在全球範圍內推動新能源浪潮。可惜,德國政府現在自己又告別了這一立場。在如今這個川普否認氣候變化的年代,要是德國能夠和中國、印度一道,更積極地參與遏制氣候變化、推動新能源、制訂退出煤電法案,那將是多麼振奮的一副圖景。"

摘編自其他媒體的內容,不代表德國之聲的立場或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