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媒體中國

德語媒體:「拋開中國要付出高昂代價」

2025年1月8日

川普在其第一個總統任期內,發起了大規模的對華貿易戰,而拜登總統任內,則加強了在高科技領域對中國的出口限制。現在,隨著川普即將開始其第二個總統任期,其可能的對華政策自然也引起了諸多的討論。

https://p.dw.com/p/4owZa
中國港口等待裝船出口的電動車。(資料圖)
中國港口等待裝船出口的電動車。(資料圖)圖片來源: XinHua/dpa/picture alliance

(德國之聲中文網)奧地利《標準報》發表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斯賓塞(Michael Spence) 的客座評論稱,中國在新能源領域的創新和投入,可謂碩果纍纍。但這一進展並未給世界其他國家帶來應有的益處。這篇題為《拋開中國要付出高昂代價》的評論寫道:

這些來自中國的產品本來也可以加快其他主要碳排國家的綠色轉型,但貿易政策卻阻撓了這一發展。美國對來自中國的電動車、光伏產品以及電池徵收高額關稅。歐盟也在採取類似的步驟。這一發展並不能簡單以保護主義而一言以蔽之,因為這些關稅所反映的,既有經濟利益,也有地緣政治的考量。這不僅僅涉及到保護本土工業,避免工作崗位大量流失,同時也是為了應對中國的政府補貼,並捍衛本國的安全利益。而這一切恰恰構成了全球綠色轉型的障礙。

而對中國而言,要想部分規避這一問題,方法之一就是將更多直接投資引向發達經濟體的綠色能源項目。80 年代日本汽車行業的做法,為此樹立了榜樣。為了保護本土的汽車工業,美國當年對日本汽車引起了進口配額制度。而日本則為了不失去進入美國市場的機會,開始大舉投資美國的汽車工業。這樣一來,美國就業市場所受到的衝擊,就遠遠低於日本車大量湧入美國市場可能產生的負面影響。

同樣,工業國家也可以從中國對綠色技術領域的直接投資中獲益。關鍵在於將市場準入與確保公平竞争環境的技術專利協定相掛鉤。相較於完全依賴貿易,這可能是一個更好的解決方案。有跡象顯示,中國光伏產品製造商確實正在擬定在美國投資的計劃。」

評論指出,保障本土工業和就業崗位,是一個政府的合法權利,但要想確保全球的可持續性發展,對貿易規則進行適當的調整也實屬必要。

川普:就任總統後將會增加中國進口產品關稅。
川普:就任總統後將會增加中國進口產品關稅。圖片來源: Evan Vucci/AP/picture alliance

「一個更為嚴重的問題則是,至少在美國,外來直接投資的想法可能很快就會失去可行性。拜登政府建議,為了保障國家安全,今後應全面禁止雙向『聯網』的車輛使用中國生產的核心軟硬體。

沒有人會對捍衛國家安全的重要性產生懷疑。但如果政界不能為規避安全風險提出替代性方案,這類禁令就將會對世界經濟和可持續性發展造成毀滅性的打擊。」

中美之間的對抗愈演愈烈,1月3日美國商務部宣佈,將11家中國實體列入制裁名單,而此前一天,中國也宣佈對28家美國實體實施貿易限制。《新蘇黎世報》發表評論呼籲,中美之間結束這種「以牙還牙」的惡性循環。評論寫道:

「迄今為止,中國的反制措施一直相對較為審慎,因為中國很清楚,緊張關係一旦繼續升級,將會對本國本已疲軟的國民經濟造成更大損失。商品價格飆升,投資以及與之相關的競爭和創新力則會下滑。不過,現在北京似乎希望向華盛頓發出明確的訊號:我們也可以採取更強硬的措施。如果川普真要提升關稅、激化矛盾,那我們就會以擴大出口管制和禁令作為回應,這些舉措將會重創美國經濟。而這一切正是2025年全球經濟所面臨的最危險場景。

政治家們通常都會通過相互間的討價還價最終達成妥協。像瑞士這樣,單方面放棄工業品關稅的國家則是罕見的特例。儘管放棄關稅,往往是有利於經濟繁榮的。而這也正是現在所需要的。現在的關鍵已經不是達成某種妥協,而是要單方面放棄採取大規模反制措施。『以牙還牙』的策略只會引發惡性循環,後果更是不堪設想。『以牙還牙』絕非強勢和決心的象徵,而只是缺乏理性的表現。這一點,不僅適用於中國,也同樣適用於歐洲。」

摘編自其他媒體的內容,不代表德國之聲的立場或觀點。
©2025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