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語媒體:曾經和現在的「黃禍」
2016年3月14日
(德國之聲中文網)《新蘇黎世報》發表了題為"全球化和歐洲中心主義"(Globalisierung und Eurozentrismus)的評論文章,指出:"目前歐洲和美國的主流觀點認為,中國不許質疑西方的統治地位。理由是,我們的世界觀是建立在普世價值的基礎上。在東亞,不是每個人都能認同這種說法。但這種以歐洲為中心的世界觀還將長期佔有主導地位。"
署名Folrian Coulmas的作者在拜訪過北京語言大學後總結稱:"現在(中國)看重的不僅是服務全球市場,驕傲的發現上海股市的動蕩也會帶來全球範圍的影響。如今全世界已經意識到,中國憑著越來越多,越來越高科技的產品出現在全球各地,中國本身已經成為了一個巨大的市場。但中國不僅僅只是一座工廠,中國還要參與其中。"
作者隨後寫道:"現實已經發生了改變。如果我們想一下中國在專利申請方面的表現。2000年,中國申請了26000項專利;去年的這一數目為83800。在短短15年間,中國已經登上了全球專利註册申請排行榜的第一名。"
"所以,也有越來越多值得一讀的中文內容。到目前為止,使用英語的網路用戶(8億7千500萬)還是大於中文用戶(7億)。但在需要小心看待這種統計數據的前提下,還是可以看出重心位移的跡象。中國已經全面參與競爭,在各個方面。"
曾經的"黃禍"
作者認為:"西方,主要是二次世界大戰之前的歐洲和二戰後的美國以經濟、軍事和政治勢力為世界書寫規則的做法已經具有悠久的傳統。由於後來的去殖民化趨勢,這種做法也未受到質疑。日本晉升為經濟超級大國的事實首次動搖了西方統治世界的信念。80年代時期,索尼在歐洲和好萊塢購買影視公司,三菱買下了具有標誌性意義的紐約洛克菲勒中心。豐田讓德國車商嘗到了畏懼的滋味。當時,就有人擔心新的黃禍會征服世界。"
"眾所周知,最後的結果並未如此。西方情緒激動的荒謬之處很快就一目瞭然,但這並沒有阻止用類似的態度看待中國的崛起。它不能動搖西方的統治地位,這是西方世界的主流觀點。理由是,西方創造的世界格局是基於普世價值之上的。(西方)口中的這種價值的普世性讓人覺得沒有必要考慮歷史中世界其它地區也曾有過自己的世界觀,其中也包含了一些值得保留的元素。當西方國家企業談及在西方以外國家的法制保障時,他們理所當然的會把歐洲的法律制度作為標準。誰又在有關問題上聽說過孔子的法律思想呢?"
"十年來的最好機會"
在外界廣泛擔心中國經濟下行之餘,德國媒體"華爾街線上"(Wallstreet online)發表了"別怕中國!亞洲股票提供了十年來的最好機會。"(Keine Angst um China! Asiatische Aktien bieten die Chance des Jahrzehnts)的文章。來自一家金融咨詢公司的作者認為:"雖然眼下製造恐慌的頭條不斷,但現在正是這十年來長期投資亞洲市場的好時機。"作者試圖告訴讀者,為什麼亞洲市場的條件優良,投資者應該怎樣對其加以利用。
作者在文中指出:"投資者們如今有機會以優厚的市場價格,投資世界上最具活力,發展速度最快的地區。有關中國的短期擔憂不應該把我們的注意力引開。因為經合組織的數據顯示,截止到2030年,有大約20億亞洲消費者將成為中產階級的一部分。美國和歐洲的增長無法與其同日而語。"
但作者也指出:"在新興國家和年輕發達國家的投資經常會伴隨著大起大落。所以,投資者們應該在亞洲長期投資,不要受短期價格動蕩的影響。尤其是德國投資者應該對此感興趣,因為亞洲股市比美國股市便宜許多,也比歐洲股市便宜不少。在全球股票市場長期以來步調一致之後,亞洲股市看上去已經開始獨立發展,在未來成為投資組合中的一種良性多樣化因素。"
作者最後指出:"我認為,在亞洲股市經歷了數次震蕩後,投資者不應該忘記亞洲投資專家Hugh Young的話:'命運會獎賞勇敢者'。"
[摘編自其他媒體的內容,不代表德國之聲的立場或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