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媒體

德語媒體:東南亞與北京的難題

王凡 摘編
2017年8月23日

《新蘇黎世報》表示,伴隨著中國在東南亞的影響力不斷增加,該地區國家必須要在老盟友華盛頓與新金主北京間走鋼絲;《新德意志報》則關注了北京在經濟改革上遇到的兩難境地。

https://p.dw.com/p/2iiHm
China Präsident Xi Jinping und  Präsident Rodrigo Duterte
菲律賓總統杜特蒂表示,要在中美間尋求平衡。這是他2016年10月訪華時的圖片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AP Photo/N. H. Guan

德語媒體:東南亞與北京的難題

(德國之聲中文網)"美國人還是中國人,更願意選誰當鄰居?對於這個有點挑釁意味的問題,在大多數東南亞國家,答案顯而易見:毫無疑問中國在該地區的影響力正在增長,然而大部分菲律賓人、印尼人、泰國人、緬甸人的心還是傾向於美國,或者說,他們正是因此(中國影響力增加)而傾向於美國。他們還是更願意把孩子送到美國去留學",《新蘇黎世報》周三(8月23日)一篇題為"東南亞的鋼絲秀"的文章在開頭這樣寫道。

文章表示,如今東南亞對中國的依賴性越來越強。與2000年前後相比,如今中國在東南亞的份量是那時的十倍。"去年中國與東南亞國家的貿易額達到3600億美元,佔東南亞國家進出口總量的16.1%,其次是歐盟(10.4%)與日本(10.1%),而美國佔9.7%,排在第四位。"

當然,這個數字遠遠無法反映出美國在該地區的重要性。文章簡短講述了美國二戰後對於這些國家在經濟和安全方面的深遠意義。

美國在東南亞的多年心血也通過其直接投資額反映出來:迄今達到約2000億美元,是中國的三倍。"儘管如此,這裡還是呈現出轉折:在1990年才與中國建交……的印度尼西亞,中國的基建投資變得很有規模;在菲律賓,總統杜特蒂(政治上)開始向中國轉向;泰國--這個美國在該地區最老的盟友,新近從中國訂了潛艇和坦克。"

"對於美國而言,這些都是新情況。但對於中國而言,這些可並不新。……在直接投資方面,中國在東南亞超過美國,只是時間問題。"

文章在最後表示,伴隨著東南亞國家經濟上的增長,這裡逐漸進入"亞洲時代"(相對於以前的"美國時代")。"這裡發生了一些根本性改變:以前,人們聚精會神地關注美國的景氣情況;如今,東南亞更多地將目光投向中國。外交層面上也發生了變化:東協國家政府愈加明顯地在華盛頓和北京之間尋求平衡。其中有些人--例如菲律賓的杜特蒂,将此用意大聲喊出來;另一些人--例如新加坡、馬來西亞的領導人們,則不動聲色地表現出中立立場。"

難啟動的國企改革

《新德意志報》周三關注了北京在經濟上想進行現代化改革、又想進行管控的兩難境地。

"中國政府正處於兩難境地。如果要進行真正的改革,政府必須有效地從企業中退出來。然而對於中共而言,對國企的管控同時意味著巨大好處:不把經濟生活交由變化莫測的市場,他們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事情的發展。"

文章表示,目前中國很多國企負債太高,以至於只有破產清算這條路可走。"然而這會影響經濟產出,導致人員下崗。這不是國家主席習近平的首選。"

"此外,習近平也否定西方自由主義,想要以中國社會主義作為成功的反面模式。而且國企也給了他用肥差獎勵黨內盟友的可能。因此,中國的國企改革將繼續遙遙無期。"

摘編自其他媒體的內容,不代表德國之聲的立場或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