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德語媒體:聯手應對氣候危機 中美真正動機何在?

文木(摘編)
2021年4月19日

中美決定攜手應對氣候危機的消息引起德媒關注。《南德意志報》發表評論指出,兩國終於要在保護氣候上進行更密切的合作。但促使他們走出這一步的動力並非是拯救地球。《法蘭克福匯報》的一篇文章將目光投向中國的疫苗外交,指出這種策略或許會適得其反。

https://p.dw.com/p/3sES8
Deutschland | Kohlekraftwerk Jänschwalde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P. Pleul

(德國之聲中文網):「氣候保護上要相互合作才行,孤軍奮戰無法阻止危機,單靠少數幾個明智清醒的國家也不行。應對全球變暖,需要我們所有人—尤其是那些給氣候造成主要負擔的國家。這就是中美談判代表發表簡短共識聲明的重要性。」 《南德意志報》昨日(4月18日)發表的一篇評論開頭這樣形容中美發表攜手應對氣候危機的聯合聲明。聲明指出,中美致力於相互合作並與其他國家一道解決氣候危機,按其嚴峻性、緊迫性所要求加以應對。

作者Michael Bauchmüller一陣見血地指出,兩國的真正動機並不在於拯救地球:「北京和華盛頓關注的是權力和市場。氣候變化和氣候政策正在成為決定未來經濟走向的主要因素。隨著全球變暖的加劇,世界經濟轉型也加快步伐。對抗氣候變暖的規則將是最終決定勝負的關鍵。中美兩國都想擁有話語權。」

題目為「權力問題」(Machtfragen)的評論寫道:「這種動機沒有錯--如果它真的推動了經濟結構的調整。煤炭大國中國和石油和天然氣大國美國,還是有許多工作要完成。嚴峻和緊迫性等能夠付諸於行動為證才行。」

中國的疫苗機遇

《法蘭克福匯報》發表的一篇評論則關注到了中國的疫苗外交,文章認為,中國將供應疫苗裝扮成一種慷慨的慈善行為,但實際情況並非如此:「在全球各地展開疫苗接種初期,中國迎來了黃金機遇。西方政府每天都要面對為何疫苗接種速度提高不起來的質疑,而中國的疫情卻得到了控制,有條件出口本土疫苗。」

人們現在雖然知道中國疫苗的有效率不如BioNTech/輝瑞和莫得納Moderna,。中國疾控機構負責人難得坦誠地公開承認了這點,不過中國的疫苗也能夠挽救生命:「對於無法獲得mRNA疫苗的國家來說,科興總比沒有疫苗好。很多國家的情況都是如此。」

題目為「代價有限」(Die Bilanz ist bescheiden)的文章指出,不過疫苗臨床試驗結果的不透明等因素,讓外界對中國疫苗缺乏信任:「根據一項調查,比起中國疫苗,大多數烏茲別克人、哈薩克人和吉爾吉斯人都更喜歡俄羅斯的 "衛星V",在東南亞,中國遇到了印度這個對手。對東南亞國家的一項調查顯示,中國的援助並不能自動轉化為人氣。中國雖然被認為是迄今為止應對新冠危機最重要的支持者,但在不信任度排名中卻位居前列。」

不過文章也指出,西方國家對北京疫苗外交的批評方面,只要沒有提供替代方案,對第三國家來說就是空洞而毫無意義:「因為阿斯利康顯然無法履行交貨承諾,印尼剛剛從北京重新下單,智利在疫苗方面進展迅速,因為早就預定了科興疫苗。」

中國疫苗還讓一個國家受益——巴西:「面對讓人絕望的疫情,巴西為了拿到疫苗,甚至願意重新考慮讓華為參與5G網路的建設。」

作者Friederike Böge指出,中國並不忌諱將疫苗承諾與政治交換掛鉤,比如要求對方公開表示感謝。但是,疫苗外交如果不能達到預期,或許反而會適得其反,給自身帶來損失:「 目前,中國按照期限交付供應並不容易,因為北京現在正在考慮要優先擴大國內接種。醉心於對控制疫情的成功,北京遲遲沒有意識到,普及疫苗的美國馬上就會開放國門,而中國在普及疫苗上正在落後於人。」

 

摘譯自其它媒體,不代表德國之聲觀點 
 

© 2021年 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