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媒體

德語媒體:軟實力?硬實力?銳實力!

任琛(摘編)
2018年2月13日

一個國家的「硬實力」是以強權為基礎,「軟實力」則是基於一個國家的文化、政治和社會的吸引力。德語媒體觀察到,無論是對內還是對外,中國在輸出價值觀的時候更願意使用「銳實力」

https://p.dw.com/p/2scbZ
Deutscher Architekt baut das größte Fernsehgebäude der Welt
中國愈加注重在海外的傳媒佈局(資料圖片)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O. Editorial

(德國之聲中文網)德國《法蘭克福匯報》發表了題為"是軟?是硬?還是銳?(Weich? Hart? Scharf!)的文章,作者在引言中發問:"一個國家的'硬實力'是以強權為基礎,大多都與該國在軍事和經濟上的實力相關。'軟實力'則是基於一個國家的文化、政治和社會的吸引力。但是,如今中國和俄羅斯非常成功的輸出的這種'銳實力',又是怎樣的呢?"

文章在開頭寫道:"在過去的十幾年中,中國為了對自己在全世界公共輿論中的形象施加影響力,已經花費了數十億美元的資金。為此改採取的手段包括成千上萬次直接的聯繫,內容廣泛的文化活動、教育項目,以及打造有全球影響力的媒體機構。最吸引人注意的就是孔子學院的不斷擴張。由於它們在西方國家的大學裡以並不透明的方式運作,所以備受爭議。"

作者隨後關注了軟實力、硬實力和用來形容中俄試圖在全球範圍內展開價值滲透的'銳實力'。指出:"莫斯科和北京如今確實在試圖影響其它國家的公共輿論,其規模之大,在十幾年前還是不可想像的。隨著網路及社群網站爆炸式的增長,以及得益於在民主制度設立專制政權的訊息渠道和媒體空間,如今施加影響的可能性也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更大。"

"銳實力"背後的真正實力

"這種專制政權在施加影響時最注重的不是魅力,也不是為了說服別人。它注重的是分散和操縱他人的注意力",文章隨後寫道。"這些最有實力,最雄心勃勃的專制政權為了維護自己的權力,在本國系統的打壓政治多元化和言論自由。如今,它們又在愈發把自己在本國的這套做法運用在國際層面。為了達到目的,它們會濫用民主體系的開放性,為的是在媒體、教育、文化和政治領域推進自己的主張。同時,它們禁止獨立的境外媒體機構、大學、非政府組織和科研機構在本國自由活動。尤其是在中國,這種做法背後的支持是中國作為崛起的世界強國所具備的經濟實力。"

文章隨後寫道:"在一個超全球化的時代,俄羅斯核中國政府一方面為外來的政治和文化影響在本國設置障礙,同時又懂得在國外利用民主體制的開放性。所以說,觀察家們不應該把莫斯科和北京的種種做法簡單的理解為'軟實力',而是應該將其稱為'銳實力'才更加恰當。"

文章在最後寫道:"與硬實力不同,'銳實力'總是帶著一點神不知鬼不覺的色彩。因為專制政權在運用這種實力的時候很知道該如何利用民主體系的公開性,所以這一切很難被識破。民主體系經常是需要一段時間才會意識到其中的問題所在。"

China Symbolbild Xi Jinping und Mao
北京的旅遊商品,已經讓習近平和毛澤東平起平坐了(資料圖片)圖片來源: Getty Images/Feng Li

向個人崇拜說"不"?

與中國對外輸出的'銳實力'相比,《南德意志報》則關注中國當局對內的一種新的造神運動。關注據說習近平不想搞個人崇拜,而黨媒非要搞個人崇拜的矛盾。

作者在文章開頭寫道:"如果說有什麼事情能讓中國官方的代表們提起來就有過敏反應,那就是觀察家們如今看到的有關習近平總書記的個人崇拜之風。去年十月黨代會召開不久後,中央黨校的一位領導謝春濤就保證,中國永遠不會允許發生這樣的事情。以毛澤東時代的個人崇拜以及所帶來的嚴重後果為背景,謝春濤表示中國已經汲取了歷史的教訓。'今後不會重蹈覆轍'他指出,如今大家看到的,更多的是中國人對習近平的'尊重與熱愛'。而這兩點都是'自然而然','發自內心'的。與個人崇拜無關。"

作者隨後寫道:"事實上,已經好久沒有一個強人能如此調動起民眾的熱情了。而且,也好久沒有看到這樣一位強人了。確切的說:自從毛澤東去世後就沒有了……但是要想真的實現領袖崇拜,習近平當時還沒有'領袖'這個頭銜……直到不久前,習近平才正式獲得了領袖的稱號。從1月17日開始,黨報《人民日報》正式稱習近平為領袖。上周五,人民日報和中央電視台在聯合製作推出的網路微影片中,也將習近平尊稱為'人民領袖'。"

摘編自其它媒體,不代表德國之聲觀點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