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馬鈴薯,還需要理由?
德國人愛馬鈴薯,不僅餐桌上離不開它,俗語裡也少不了它。
美味的主食
馬鈴薯是德國人最重要的主食,做法多種多樣。不管是水煮、油炸,還是製成薯片、薯條,每個德國人平均一年要吃掉67公斤馬鈴薯,也就是每周近1.3公斤。
國王的計謀
馬鈴薯原本產自南美玻利維亞、秘魯的安第斯山區,直到1630年才落戶德國。當時,德國人習慣以穀物作為糧食。普魯士國王腓特烈二世為了讓農民種植馬鈴薯,不惜用了一個計策。他命令士兵嚴格看管一片馬鈴薯地。當好奇的人偷偷拿走幾塊馬鈴薯,士兵就假裝沒看見。這個計策奏效了:「禁果」最好吃,越來越多的人愛上了馬鈴薯。
5000個品種
如今,馬鈴薯有多達5000個品種。不同種類適合不同的烹飪方法。區分馬鈴薯一般不按顏色或大小,而是按硬度。硬度大的種類適合做馬鈴薯沙拉、烤馬鈴薯或者炸馬鈴薯。綿軟的品種則適合做馬鈴薯泥或者馬鈴薯餅。
私人聚餐少不了它
德國人的私人聚會上,總是少不了馬鈴薯沙拉的身影,而且經常會有好幾位客人都帶這道菜。不過,每個人做的馬鈴薯沙拉口味往往不同。一些人喜歡在馬鈴薯沙拉蕊加上濃湯和咸豬肉,另一些人則喜歡加上切成小塊兒的酸黃瓜或者拌上蛋黃醬。
完美的配餐——馬鈴薯團子
正宗的德國餐少不了馬鈴薯團子,如果正餐是醋燜牛肉,那馬鈴薯團子就更不能少了。馬鈴薯團子也有不同的做法。製作團子的馬鈴薯粉粘稠度很重要,有時需要加上麵粉或者澱粉。
咖喱味薯片
德國人每年吃掉的67公斤馬鈴薯中,一部份是薯片。製作1公斤薯片需要4公斤馬鈴薯。薯片並不是德國人的發明,但德國人給薯片也打上了自己的印記:德國人最愛的一種口味是咖喱味。
炸薯條總是受歡迎
炸薯條是德國人的最愛。每一個小吃店,每一個游樂場,每一個團體聚會或者球賽場館都少不了賣炸薯條。德國人每年消費的炸薯條多達30萬噸。炸薯條可能是比利時人發明的,它也是比利時的全民食品。
不削皮也好吃
帶皮馬鈴薯也是德國餐的重要組成部分。帶皮馬鈴薯配上香草凝乳和新鮮的蔬菜沙拉,這本身就是一道營養豐富又美味可口的晚餐,而且還不用給馬鈴薯削皮。
熱騰騰的馬鈴薯餅
德國聖誕市場上,老遠就能聞到香煎馬鈴薯餅撲鼻的香味。馬鈴薯刮成絲兒,裹上澱粉,然後在油鍋裡煎熟,配上蘋果泥或者三文魚——好吃極了!不過要小心:小心燙口!而且,不要因為美味可口就貪多——它的熱量可不低。
和馬鈴薯有關的諺語
德國有句諺語——最笨的農民往往收獲最大的馬鈴薯,也就是傻人有傻福的意思。和馬鈴薯有關的德國諺語不少。比如不想再和某人打交道,就會說把某人像燙手的馬鈴薯一樣扔掉,燙手馬鈴薯看來和燙手山芋差不太多。馬鈴薯不僅豐富了德國人的餐桌,還豐富了德國人的語言和文化。德國人有足夠的理由愛馬鈴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