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耳:風風雨雨150年
2013年8月1日
(德國之聲中文網)拜耳集團150周年慶典活動的嘉賓名單中不乏一些重量級人物。其中就包括德國總理梅克爾。在拜耳的慶祝活動上,梅克爾給予了這家跨國企業高度讚揚。她特別強調:「有著拜耳十字標識的拜耳公司像他們的標誌一樣閃光發亮:是德國形象的一個代表。拜耳是德國創新和高科技的象徵。」
拜耳集團董事長戴克斯(Marijn Dekkers)在慶典致詞的時候展望了未來。他表示,今後面臨的最大挑戰會是:「不斷創新、探索,研發減輕症狀的藥物,節約能源——這些挑戰鞭策著超過11萬名員工不斷前進。」1863年8月1日,商人弗里德里希‧拜耳(Friedrich Bayer)和顏料技師約翰‧威斯考特(Johann Weskott)在烏珀塔爾市的巴門(Barmen)合作開設了一家小型顏料工廠。他們的生意興隆。最重要的客戶包括軍隊,他們使用拜耳的產品為制服染色。
為了更便於新鮮資本的注入,1883年,這家工廠轉為股份制企業。在爭奪新染料的激烈競爭中,該企業很快把目標瞄準大學應屆畢業生。當時德國大學開設化學系的歷史尚淺。法蘭克福大學的金融歷史學家、拜爾專家普盧珀(Werner Plumpe)表示:「德國之後出台的專利法進一步鞏固了化學家的地位,因為在德國,只有能夠證明製作方法確實之前沒有過,才能拿到專利。只有專業知識豐富的化學家才能夠做到這點。」
無心插柳柳成蔭
該公司的產品開發範圍不斷擴大。除了合成色素之外,他們很快開始了藥品的生產。這時,偶然的操作卻帶來了突破性的成功:在生產顏料時候生成的垃圾本來毫無用處。而化學家打算「廢物利用」,開始利用這些物質進行各種試驗。最終他們發現,在生產顏料中產生的副產品可以治療疾病,或者說至少讓疾病的症狀得到緩解。
比如大名鼎鼎的的止痛藥劑阿司匹林就是以這種方式誕生的。1899年3月6日,阿司匹林在皇家專利局註册了商標。1912年拜耳公司將總部正式遷往勒沃庫森。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前,拜耳股份有限公司就是一個跨國型企業,除了在多個歐洲國家之外,也在巴西、阿根廷、中國、日本和美國設置了生產廠房和子公司。當時的總員工規模已經超過了1萬人。
黑暗篇章
一戰結束幾年之後,拜耳失去了獨立的地位。1925年,這家公司與幾個大型德國化學企業進行了合並成為染料工業利益集團(也稱「法本公司」)。
拜爾公司最黑暗的篇章就此翻開:當1933年國家社會黨在德國掌握大權之後,整個化工行業為了追求利益而依賴他們的政策。合成汽油和橡膠這樣的化學產品在希特勒的武裝計劃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染料工業利益集團參與了齊克隆B毒氣的生產。納粹使用這種毒氣奪去了上百萬人的生命。1944年底,僅僅是勒沃庫森的廠房就有超過4000名被強制工作者在那裡做工。普盧珀表示:「當年公司讓被強制工作者做工。而且最悲慘的事件當然是染料工業利益集團在奧斯威辛(Auschwitz)的工廠,雖然這是在納粹的壓力下建成的廠子,不過那裡的管理層也並沒有提出質疑,使用了集中營來的人來做工。您能從這點看到,這裡失去了道德底線。」
二戰周後染料工業利益集團被勒令解散。1951年,拜耳重整旗鼓,這次重建也獲得了成功。1994年拜耳甚至重新收購了一戰後在美國失去的拜耳公司名稱權。現在拜耳著名的拜耳十字又可以重現美國。可是世事難料,也正在美國出現了多起因服用拜耳藥物而致死的案例。一些病人服用拜耳生產的降膽固醇藥物利波拜(Lipobay)後產生副作用而死亡。利波拜事件給拜耳帶來了很大的震動,2001年,拜耳甚至考慮到要退出製藥業。但是,拜耳最終選擇了重振精神。醫藥衞生領域如今是拜耳經營的中流砥柱。大約有50%的收入都被投入到這個領域。全球約11萬員工,近400億歐元的年銷售額的規模奠定了拜耳集團在德國製藥和化學品製造商界的領導地位。拜耳公司和蒂森克虜伯、西門子、戴姆勒和巴斯夫集團一道,並肩成為德國歷史最悠久的公司之一。
作者:Klaus Ulrich 編譯:文木
責編:謝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