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的難題 私企的商機
2015年10月18日(德國之聲中文網)"目前10個訂貨問詢中有9個我們因為處理不過來得拒絕。"歐洲家庭護理(European Homecare)公司的發言人克勞斯‧考克斯(Klaus Kocks)如是說。這是一傢俬人公司,提供住處、供餐和保安等服務。該公司稱,目前共有900多員工,在全德國給1萬5000名難民提供起居飲食服務。考克斯自信地說:"我們好比是這一行業中的'阿爾迪'!""阿爾迪"是德國廉價超市的巨頭連鎖企業。歐洲家庭護理公司也走得廉價超市經營路線,本著薄利多銷的原則。曾經在德國大眾和德國加油站連鎖Aral任溝通技巧咨詢顧問的考克斯也補充說,目前在安置難民領域,專業人才以及硬體市場都幾乎被"一掃而空",亟需工作人員以及臨時住所,"全歐洲都買不到現成的貨櫃活動房了!"
德國政府預計今年要接收安置80萬難民。另有其他預測,難民人數會遠遠高於這個數字。德國各地方政府都面臨著難民安置的挑戰,而對於能夠提供相關服務的私企公司來說,市場的需求就是商機。德國政府今年所剩的幾個月以及明年全年預計將會撥款60億歐元,用於解決難民安置所需。歐洲家庭護理公司的新聞發言人考克斯強調,儘管供不應求,但價格並不會因此提高,"這些都是官方招標,最終獲得訂單的還是開價最低的公司。"
時間緊 不砍價
難民幫助組織Pro Asyl的副負責人貝爾恩德‧梅索維奇(Bernd Mesovic)則認為,鑑於目前難民危機造成的緊迫局勢,德國各地政府已經來不及按照公開招標的規定來訂購所需,"我們現在早就已經顧不上種種規定。"梅索維奇認為,現在是賣方市場,私企公司盈利的機會,而地方政府要付出更高的代價。
本月初,北德意志電台在德國各聯邦州進行了關於難民安置設施購買情況的調查,結果顯示,在過去幾個月,類似貨櫃改建的臨時居住所等設施的價格已經翻了幾倍。比如德國北部下薩克森州一個地區貨櫃活動房的價格已達50萬歐元一座,翻了3倍。北威州城市波昂附近的一個小城市也反映,貨櫃活動房的售價漲了50%,而且供貨時間需要9個月。
北威州的另一個小城市哈姆(Hamm)也面臨著難民安置難題。目前該市安排了1000名難民和550位需要幫助的人住在臨時居住所裡。根據該市財政部門的計算,每位難民每月的開銷在1200到1300歐元左右。上個月德國召開的難民問題峰會上決定,聯邦政府按照每人每月675歐元的標準給安置難民的地方政府撥款補助。哈姆市的財政局的馬爾庫斯‧克倫茨(Markus Krenz)說:"我們還不知道這筆錢是否以及何時能落實。"
與相對小的城市相比,德國人口較多的中型和大城市的政府完全無法解決面臨的大量難民安置問題,而是要與私企合作。比如在德國北威州城市埃森(Essen)已經設立了幾家所謂的"移動難民居住所",都是貨櫃改建的住所,並可隨時遷移。《南德意志報》報導說,埃森市的合作夥伴就是歐洲家庭護理公司。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埃森市政府工作人員對《南德意志報》說:"他們(該公司)知道,我們除了和他們合作,別無選擇。"
"醫院也掙病人錢!"
歐洲家庭護理公司的發言人考克斯反對"發危機財"的指責:"醫院也是通過收病人掙錢啊,我們是通過提供與安置難民相關的服務掙錢。"話雖不錯,不過掙錢的同時是否可以踰越道義的底線呢?據德國《商報》報導,歐洲家庭護理公司2013年的營業額同比增長了80%,共達1670萬歐元。該報沒有提供2014年的數據,不過鑑於歐洲難民危機爆發,該公司的業績應該差不了。
幫助難民組織Pro Asyl的梅索維奇則認為,難民的安置設施的緊缺和漲價是德國政府在這一領域向私企敞開市場所致,比如將福利住房項目交給房地產商的做法。梅索維奇說,"需求的增大,加上過去的一些遺留問題亟待解決,這完全是給炒作抬價的商人送上門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