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大革命期間的芒果崇拜
2016年5月14日(德國之聲中文網)1967年底,已是文化大革命橫掃中國的第二個年頭了,全國瀕臨徹底失控的局面。在此之前,紅衛兵在毛澤東的認可下,在全國造成混亂。此時,各地高校不同派別之間為爭權而發起了武裝派性鬥爭,武鬥情況之嚴峻如同內戰一般。因此,"偉大領袖"改變了策略,解除了紅衛兵力量,改由軍代表領導的工宣隊擔當文化大革命新的中堅力量。
極具異國色彩的禮物
1968年夏,這位獨裁者派遣大約三萬名身上僅帶著紅寶書的工人,進駐此前由紅衛兵控制的清華大學。五名工人喪生,數百人受傷,但工人人數過於龐大,使大學生們不久便繳械投降。
湊巧的是,工宣隊攻下清華之後一個星期,巴基斯坦外長訪問北京。作為禮物,他送給偉大領袖一籃黃色的芒果。毛澤東想到一個主意,事後的發展表明,這個主意--可能並非預設地--取得了非常成功的宣傳效果。毛澤東把那大約40個當時在中國還鮮為人知的水果送給了剛剛征服清華大學的工宣隊。
"這籃芒果送到清華大學後,工人們簡直歡欣鼓舞。"位於瑞士蘇黎世的裡特貝格博物館(Rietberg-Museum)負責中國和喜馬拉雅山地區藝術的策展人亞歷山德拉‧馮‧普日喬夫斯基(Alexandra von Przychowski)介紹說:"把芒果送給工人,表明文化大革命出現了一個轉折,表明工人階級開始領導文化大革命。"40個芒果後來被分別送到北京的各大工廠。
由歡欣鼓舞轉為崇拜
毛澤東的保健醫生李志綏當時正在北京針織總廠。他在其回憶錄中寫道:"工廠工人舉行一個盛大的歡迎芒果儀式,唱頌著毛語錄的警句,然後把芒果用蠟封起來保存,以便傳給後世子孫。芒果被供奉在大廳的壇上。"但沒過幾天,被蠟封的芒果開始腐爛。李志綏回憶道:"革委會將蠟弄掉,剝皮,然後用一大鍋水煮芒果肉。"隨後舉行了一個儀式,每個工人都喝上了一口用那神聖的芒果煮出來的水。李志綏寫道:"我跟毛說了芒果的趣事,他大笑。他覺得膜拜芒果無傷大雅,這故事也很有趣。"
有些工廠把芒果泡入福爾馬林防腐液;有些廠用石膏做出芒果模具,澆制蠟芒果;甚至還有工廠為了把一個芒果送給上海的工人同志分享而包了專機。沒過多久,全中國都開始崇拜芒果,全國各地都舉行類似宗教儀式一樣的活動:人們手捧裝在玻璃神龕裡如同聖物一般的仿真芒果,列隊走過大街小巷;工人們向擺放在神壇上的芒果鞠躬致敬。文化大革命中,宗教文物雖然被毀,但人們的宗教感情卻並不是那麼容易被消除的。
芒果杯 芒果煙 芒果被面
劉永勝(音譯)當時是北京第一機床廠的技術員。他有幸得到一個蠟芒果,把它帶回家供奉起來。他說:"就我當時的處境,能得到一個芒果,真是一件大事。我當時已無被提拔的機會了。"因為他父親被視為是被群眾揭發出來的地主。"也就是說我出生不好,感到很自卑,好多事不敢做。現在家裡有一個芒果,表明我還是可以的。"
不久,生產線上也有了芒果的影子:芒果搪瓷杯、芒果被面、芒果口味的煙等等,花樣繁多。國家宣傳部門也很快跟進。黨報《人民日報》發表了一首詩,詩中寫道:"見到那金色的芒果啊,就好像見到了偉大領袖毛主席;站在那金色的芒果面前啊,就好像站在毛主席身旁。一次又一次地摸著那金色的芒果啊,金色的芒果多麼暖!一次又一次地聞著那金色的芒果啊,金色的芒果多麼香!"
"芒果也成為十一國慶節上的重要符號。"普日喬夫斯基介紹說:"國慶遊行的彩車上,也有紙做的巨大芒果,上面都寫有'工人階級是文化大革命的領導力量'的大幅標語。"
最後就是一顆蠟燭
一年多以後,崇拜芒果的熱潮漸漸冷了下來,蠟芒果後來也被當成蠟燭用了,芒果不再神聖。當毛澤東已重病纏身時,其夫人江青曾試圖再次掀起芒果崇拜熱。她指示拍攝名為《芒果之歌》的故事片。但影片還沒完成,毛澤東就過世了。首映那周,江青被捕,影片停放。文化大革命、對毛澤東的崇拜、對芒果的崇拜,也就到此為止了。
使用我們的App,閱讀文章更方便!給[email protected]發送一封空白電子郵件就能得到軟體和相關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