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新超級大國中國為何令美國害怕

轉載或引用務請標明「德國之聲」<br>本站網址:www.dw-world.de/chinese2003年11月2日

正是美國與中國之間關於人民幣升值問題之爭讓人們忽然發現,中國成功了。中國實際上已經成為世界第二經濟大國,也許很快會成為第一。1300億美元的貿易順差讓美國總統害怕中國。毫無疑問,中國在很多領域已經成為美國的競爭對手。美國的害怕是有道理的-本世紀中國看來必超美國。問題只是哪一天。

https://p.dw.com/p/4HCF
前不久的8國峰會上,布希擋住了胡錦濤大半個臉圖片來源: AP

儘管世界經濟不景氣和非典導致的經濟後果,但是中國的經濟預計今年仍然能夠獲得8%的增長率。廉價的勞動力加上產品品質的不斷提高,使中國去年的出口額高達3250億美元。中國吸引的外國投資首次超過美國,達到520億美元。由於中國市場潛力大,薪水低,多年來,外國投資者紛紛前來中國發展。目前,中國擁有外匯儲備4000億美元,在世界排名第二。

儘管如此,中國做為發展中國家的地位沒有改變。近年來唯一發生了變化的是中國經濟的飛速增長。上海中歐商業學校的經濟專家克雷莫說,中國的發展潛力顯露得越多,國際發達國家對中國的援助熱情就越淡漠。

克雷莫解釋說,「對於象中國這樣一個開始時,可以說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處於發展階段的國家,人們都願意進行扶持和幫助。但是,現在這種熱情就不再像從前那樣強烈。我相信,現在人們有了一種完全可以理解的想法。人們認為,中國現在這麼強大,卻還在讓人們在這方面或者那方面提供援助。而從實際意義上來說,中國絕不再是一個發展中國家。可以說中國曾經是一個發展中國家。但是現在情況變了。現在人們面對的是一個雖然還不非常發達,但卻是一個經濟上強大的國家。」

中國的經濟發展雖然不均衡,但是卻在增長,而且其速度之快,令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都無法相比。城市中新生的中產階級擁有自己的私人住宅和汽車,相比之下,農村中的7.8億農民卻享受不到任何福利保障。雖然外國的投資和產品的出口成為中國經濟增長的重要支柱,但是非典的出現也再次表明,如果中國本來就不高的內部需求繼續下降的話,中國是多麼的不堪一擊。

為了避免經濟增長率的大幅度下跌,中國領導人不得不再次採取國家扶持的措施。中國的國民生產總值平均每人每年960美元,始終低於阿爾巴尼亞,約旦和納米比亞等國家。

此外,中國很多地區的購買力不強。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已經將近2年,正處於經濟轉型的艱難時期。許多工業領域必須轉變機制,以便應對未來的國際競爭。國營企業的改革又不能進展太快,否則將會危及社會穩定。

雖然中國成了世界生產基地之一,而且從長遠來看,中國將始終是外國投資商眼中具有吸引力的市場,但是這一切並不能解決中國的社會難題。中國城市中成千上萬的人失業,此外,還有1至2億在城市中苦苦尋求工作的鄉村民工,因此,失業成為中國領導人最頭痛的問題並不足為奇。中國的養老和社會保險制度也剛剛處於起步階段。

專家們認為,中國今後必須連年保持至少7%的經濟增長率,才能擺脫改革政策帶來的不利一面。而中國是否能夠達到這一宏偉目標,其中還要看國際上對中國的態度。

中國最近把自己重新定位為「市場經濟的發展中國家」(中國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同十幾年前那個定義-「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國家」相比,剝下了政治外衣,變得直接了,務實了。從這個角度看,中國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

為了突出這個新的階段,中國發射了載人飛船。西方許多媒體覺得難以理解:在中國內地還有那麼多人過著窮困日子的時候,這不但毫無意義,而且是天大浪費。實際上卻不然。中國發射載人飛船,最大的意義也許並不是去征服宇宙,而是對中國進入新階段,走向經濟政治大國的一個特大廣告。人們潛意識中也許會獲得一個印象:中國跟美國西方比還差得很遠,但在這個那個領域,它也「有了」。

於是,人們對中國經濟更有信心了,更相信中國即將成為第二個超級大國了,於是,本來已經向中國流動的國際資金會更急地奔湧。如果果真如此,那就是廣告效應了。

是的,專家們說,中國到2050年才能達到發達國家的人均收入底線。但人們卻忽視了一點:中國人口是美國的6倍,如果哪一天中國人均收入達到美國的水準,那中國的總體經濟規模不是美國的6倍了嗎?假如除以6,中國的經濟總體實力就跟美國平了。而2050除以6,那就不會仍然是2050了,也許是2020,也許更早。這麼一想,美國當然是要害怕的了。

(凱爾斯汀.洛瑟原稿 / 平心加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