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旅德華人學生舉辦首屆藝術展

方婷2007年10月18日

首次由旅德中國留學生主辦的藝術展覽本周在柏林藝術大學拉開了序幕。這個題為「視界 1.0」的展覽收集了來自德國7個城市,22名藝術、設計類中國留學生的作品,除繪畫、雕塑、攝影等純藝術類作品之外,展覽中還展出學生們的建築與工業設計作品。

https://p.dw.com/p/BsD1
陶宜妮的作品圖片來源: Xie Lebing

隨著中國藝術家的作品在國際上頻頻亮相,中國藝術展也已經早已成為柏林文化活動中的一個固定組成部分。然而,本周在柏林藝術大學主樓展廳中舉辦的中國藝術展卻與有些與眾不同。這次展覽的組織方既不是德國的著名畫廊,也不是負責國際文化交流的官方機構,而是一個完全由旅德中國留學生自己主辦的公益性文化交流組織。

歐陽李文是柏林藝術大學建築系的學生,同時也是這個命名為「顯隱」的中德文化交流協會的主要成員。她介紹說:「ONOFF 協會是今年5月成立。那時我們抱著一個在中德之間進行文化交流的願望,我們協會的第一個活動就是組織這個『視界1.0』。「我們自己的感覺是,有很多有想法的中國學生,但是大家都太孤獨了。我們組織起來,一起做一個展覽,一方面讓人看到我們群體的本身,另一方面也是向搭建一個和德國公眾交流的平台。」

Kunstausstellung Augen-Blick 1.0 in Berlin
印在瓶子上的簡歷圖片來源: Xie Lebing

舉辦這次展覽的另一個目的是在中國學生內部開創一個交流的環境。歐陽李文說:「就我個人開看,我也有一些思考。我們不僅僅是孤獨,關於對中國文化的認識,也是我們到了德國,通過比較以後才發現的。我們辦這個展覽的目的是把大家組織起來,共同思考一些問題。比如:我們在這裡呆了這麼多年,我們自己的定位到底在哪裡,我們的設想和德國同學不一樣,我們不僅是想搞這麼一個展覽,主要是想在一起思考一下,我們準備繼續怎麼走。」

歐陽李文和她的同學們的構想得到了柏林藝術大學教授們的支持。前柏林藝術大學副校長、建築學教授拜耶爾先生便是「ONOFF」協會堅定的支持者。

年過花甲的拜耶爾教授曾經教過不少中國留學生。他認為,當代中國藝術沒有先例可循,中國留學生非常有必要在共同討論中找到自己的道路。

與20年前相比,中國留德學生的人數翻了40多倍,上個世紀80年代末期德國的中國留學生不過才600多人,如今中國留學生的人數已經增長到26000人。社會的急速變化和中國學生人數的大幅度增長都為留學生之間的討論創造了條件。

Kunstausstellung Augen-Blick 1.0 in Berlin
圖片來源: Xie Lebing

藝術家往往是心靈探索之路上的獨行客,散居海外的客觀條件和語言障礙更加深了藝術系的留學生們在異鄉獨自打拚的生存特點。然而,與他們的前輩相比,今天的70後和80後一代在表現出更多個人意識的同時,更追求與環境之間的互動。

為了參加這個留學生自己辦的展覽,來自湖南,在德勒斯登藝術大學就學的王楚告訴記者說:「我是今天早晨4點鐘從德勒斯登搭車過來的。我把這些東西,幕線和畫板都分開來,到了這裡我自己組裝起來的。這樣我就可以把空間節約下來,把東西捆在一起,用一個包裝過來。這樣就可也搭車省錢,把省下來的錢拿去買顏料。再去試驗,再去創造。」

今年29歲的陶宜妮也是德勒斯登藝術大學的研究生。她帶來的展品是一個白色空間雕塑作品:一個身穿白衣的黑發女孩坐在地上向遠處眺望著,眼見是一片白色的蘑菇,視線的遠處有一匹微型的小白馬。陶宜妮解釋說:「這是一個夢境的空間,它就是一個童話。它同時也來自於我自己的生活,這麼寧靜、孤獨,但又渴望一種脫離感。」

陶宜妮的作品是年輕一代海外中國藝術類留學生心態的寫照。年輕的他們遊走於社會政治體系之外,身上沒有背負著沉重的政治符號,也還不用想很多生活在大陸的藝術家那樣去考慮如何在做政治體制的廣告人和自由創作之間尋找平衡。但是,他們卻在社會整體焦慮感中經受同樣的浸泡,以至於不少年輕的畫作中透露出迷茫的蒼涼。

陶宜妮說:「和60年代出生的藝術家和文革有關。他們在迎合西方的口味,認為中國就是這樣的。我們這一代有浪漫情懷。從54之後,我們的文化就斷掉了,怎麼沒有很好的繼承下來。我們想去承接,把文化鋪墊下來。至於做到什麼程度我們也不知道。」

未來是不可知的,可知的是:旅德的年輕中國留學生不再滿足於為個人發展尋找道路,他們開始以一個群體的面目出現,試圖為自己在異鄉開創一個開放的藝術社區環境,而舉辦留學生藝術作品展還僅僅是一個開始。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