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李尚福拒絕會晤 美防長:令人遺憾

2023年6月1日

《華爾街日報》29日報導,中國拒絕了美國提議雙方國防部長於新加坡會晤的請求。對此,美國防長奧斯汀表示「令人遺憾」,中國則要求美國「展現誠意」。為什麼中國拒絕此提議?

https://p.dw.com/p/4Rwuc
美國防長奧斯汀4月曾就烏克蘭議題發表談話
美國防長奧斯汀4月曾就烏克蘭議題發表談話圖片來源: Heiko Becker/REUTERS

(德國之聲中文網)一年一度的「香格里拉對話」(The Shangri-La Dialogue)本週末(6月2日至4日)將於新加坡舉辦,美國本致力促成中美兩國防長李尚福、奧斯汀(Lloyd Austin)在此論壇中會面。美國《華爾街日報》週一(5月29日)報導,中國拒絕了美方的會晤請求,雙方關係回溫仍有困難。

在新加坡香格里拉對話前,美國防長奧斯汀週四(6月1日)先赴日本,會見日本防衛大臣濱田靖一。會後,奧斯汀被問及中國防長拒絕會晤,稱此事「令人遺憾」,並表示:「我歡迎任何與李尚福接觸的機會。我認為國防部門應該定期彼此溝通,或者應該要有開放的溝通管道。」

奧斯汀還提到近期美中軍機在南海上空險些擦撞的事件,擔憂類似事件有一天可能擦槍走火,導致事態一發不可收拾。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31日同樣強調美中溝通的重要性:「不溝通是最危險的事。」

中國國防部發言人譚克非則說,中美兩軍交流並沒有中斷,但「對話不能沒有原則,溝通不能沒有底線」。他批評道:「當前兩軍交流面臨的困難,責任完全在美方。美方一方面口口聲聲要加強溝通,另一方面又不顧中方關切人為製造障礙。」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毛寧30日亦曾回應此事,稱「中美兩軍對話面臨困難的原因美方是清楚的」,並要求美國「展現誠意」。

中國防長李尚福4月訪問莫斯科時,曾與俄國防長對話
中國防長李尚福4月訪問莫斯科時,曾與俄國防長對話圖片來源: via REUTERS

此前,美國國防部在給《華爾街日報》的一份聲明中表示,中方正式拒絕了美方5月初所提的邀請,並補充,該部門相信兩國軍方的開放溝通「可以確保競爭不會演變成衝突」。美國國防官員還表示,有鑑於此類會議往年都是在召開前數小時促成的,中國此次的拒絕被視為一個是異常直白的訊號

在擔任中國國防部長前,李尚福曾是中共中央軍委裝備發展部部長,2018年因協助中國進口俄羅斯武器而遭美國制裁。英國《金融時報》本月稍早曾報導,拜登政府稱無意取消制裁,美方認為該制裁並不阻礙奧斯汀與李尚福在第三國會面,但部分人士認為中國幾乎不可能在此情況下同意會談。

部分美國官員警告,美國的東南亞盟友一直對「中美衝突能在新加坡減壓」的前景持開放態度,中國此次的拒絕可能引發這些國家的擔憂。

中國駐華盛頓大使館及白宮均未立即回應《華爾街日報》的置評請求。

美國促談吃閉門羹?

負責印度太平洋安全事務的美國助理國防部長拉特納(Ely Ratner)上週在華盛頓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的活動中表示,美方曾提議美國防長或其他軍方領袖可與中國進行通話、會議或對話,但「遇到了很多困難」。

中美關係自今年2月的「偵察氣球事件」便持續緊張,奧斯汀及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米利(Mark Milley)曾多次請求與中國的對應官員通話,遭中方拒絕;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hony Blinken)的訪中計畫,也被迫取消或推遲。拜登一再呼籲中美關係需要緩和,但遭中國政府批評「沒有誠意」。

本月稍早,白宮國家安全顧問沙利文(Jake Sullivan)在維也納會見了中共中央外事辦主任王毅;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 (Gina Raimondo)也在華盛頓會見了中國商務部長王文濤,這是拜登執政期間,中美兩國在華府舉行的首次內閣級會晤。

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2021年在白宮就高速網路發表談話
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2021年在白宮就高速網路發表談話圖片來源: Alex Edelman/CNP/MediaPunch/picture alliance

這2次會晤本被外界視為中美摩擦緩和的徵兆,然而中國外交部長秦剛5月初在北京會見美國駐北京大使伯恩斯(Nicholas Burns)時,就台灣問題嚴厲指責美方破壞「美中關係來之不易的積極勢頭」,顯示緊張局勢的緩解仍有侷限性。

對此,美國智庫美國企業研究院(American Enterprise Institute)高級研究員庫珀(Zack Cooper)告訴《華爾街日報》,中國不願奧斯汀和李尚福會談,卻決定會見其他美國高級官員,這似乎是一個戰略選擇:「中國認為,他們在應對負責經濟問題的官員時,他們最有影響力。他們因此將這類活動,置於國安相關的活動之前。」

(《華爾街日報》、《金融時報》、路透社)

© 2023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