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柏林電影節「賽程」過半,人性唱主旋律

黃雨欣2005年2月15日

截至2月15日,高調開幕的第55屆柏林電影節的競賽單元已經進入第五天的激烈角逐。 波茨坦電影中心的主會場放映的參賽片,可謂好戲連台,個個精彩。還沒有亮相中國的參賽影片面臨的是強大的競爭對手。

https://p.dw.com/p/6FZx
德國電影「索菲的最後日子」鏡頭圖片來源: Jürgen Olczyk

其中除了11日參賽的「吸吮拇指」和13日的「高級公司裡」是美國出品外,「收容院」為美國與愛爾蘭聯合出品,其餘6部均來自歐洲和非洲。柏林電影節執行主席迪特.庫斯裡克先生在開幕前曾透露,今年的柏林熊青睞歐洲和非洲,可見所言不虛。

相比較而言,今年參賽片的題材更偏重於對各民族不同時期社會變革下人性的深入探討,影片表現的內容更實際更深刻,所展現的時空也更寬泛更廣闊。 美國影片「吸吮拇指」 講述的一個青春萌動期的少年與父母和老師以及社會上各種人之間的矛盾衝突。

「收容院」則是發生在十九世紀的英國一個心理障礙收容院裡的愛情悲劇。當收容院裡心理醫生典雅高貴的妻子瘋狂地愛上了心理不健全的畫家後,竟然沉迷於肉體的慾望而拋棄自己的貴族身份和真心愛她的丈夫與兒子, 不惜和畫家生活在黑暗陰冷的地窖裡,還得忍受畫家無端猜疑下的謾罵與毆打。在被迫和畫家分手後,是丈夫和兒子又重新收留了他。

然而,對畫家的思念竟然使她神情恍惚,連兒子失足落水都視而不見,終因承受不了愛子喪生的罪惡感而精神失常,即使在這種狀態下,她仍不放棄對畫家愛的希望,在新年舞會上,由於盼望中的畫家未曾出現,落寞的她毅然從收容院的頂樓一躍而下,絕塵而去…故事發生的年代雖然看似遙遠,但今天看來仍具有強烈的現實意義。

導演戴維特強調,他要講述的實際上是一個病態的愛情故事,是一個痴迷病態愛情不能自拔的女人如何由嚮往幸福反而一步步毀滅幸福的人生軌跡,影片試圖告訴我們,無論社會如何進化變遷,越界的感情總是如同毒藥,如果拋開家庭和社會的責任感單純地追求浪漫愛情,激情之後就難免墜入落寞孤寂的深淵,現實生活中的感情,最安全的也許最乏味,反之亦然,最乏味的也許最安全。

義大利影片「小鎮」試圖通過發生在一個普通家庭的故事揭示人性、倫理和家庭小環境與社會大環境對抗之下的矛盾衝突,主人公麥可本是個單純快樂的一家之主,他愛妻子愛兒女,奉公守法,從來沒想過要觸犯法律,但法律卻要時時和他過不去,最終竟然稀裡糊塗地落得個妻離子散的下場。

媒體評價代表法國最高水準的電影「流年」,是執導過經典名作「野蘆葦」的著名導演安德烈•泰西內的近作,演員陣容也非常可觀,女主角是年屆六旬依然豐采照人的法國巨星凱瑟琳•德納芙,男主角就是曾經出演著名影片「綠卡」的大鼻子傑拉爾•德帕迪約。兩位巨星在影片裡傾情演繹了一段蕩氣回腸的黃昏戀,同時也是婚外戀。 德納芙直言坦陳她對婚外戀的看法:「對男人來說,愛情也許很重要但並不是生活的全部,對女人來說,愛情往往是世界上最偉大的事,有時在愛情面前是沒道理好講的,所有的世俗規則都無能為力。」

德國與西班牙合作出品的「歐洲一日」,以輕鬆幽默的電影語言向觀眾們講述了一個發生在歐洲四個國家首都裡的百姓故事,從東歐的莫斯科到西歐的柏林,雖然語言不同生活習性各異,可是大家都為一個共同的東西而狂熱而痴迷,那就是-足球!影片把足球和政治幽默地連接在一起,為了看球,警察顧不得抓小偷,為了看球免受打攪,警察甚至把報案者關起來…由此看出,統一後的歐洲雖然看似強大,但各民族之間的差異仍然存在,影片裡光歐洲語言就有七種,似乎在用多元化的語言來證明多元的社會和文化。

另一部德國電影「索菲的最後日子」,則是二戰期間大學生抗擊納粹的沉重題材,故事發生在一九四三年,一對英勇無畏的大學生兄妹以自己微薄的力量,頑強地對希特勒納粹集團進行不屈的抗爭,為了正義和自由坦然走上了斷頭台,以22歲的花樣年華祭奠了他們對和平的憧憬和夢想。

影片中的妹妹索菲雖然是個外表柔弱的形象,但她性格上的堅定和人格上的強大,讓後人們明白了什麼是為了理想而獻身的精神力量和膽略。他們犧牲時,哥哥高呼「自由萬歲!」妹妹則仰望明媚的天空,平靜地說:「看,太陽依然照耀著我們。」這時,全場一片希噓,觀眾們已經不能自己。導演這部沉重之作的馬可.羅茲蒙德意味深長地說道:「對德意志民族來說,戰爭的災難雖然過去了,但人們對災難的記憶卻不會消失。」

這段時間留給觀眾印象最深的影片非「盧安達飯店」莫屬,這是一部由英國、南非和義大利三地製片公司合作拍攝的,它直接取材於1993年的盧安達政變中真實的故事,影片帶給觀眾人性的震撼和感動實在是難以用語言來形容。一個非洲男人在巨大的民族災難面前所體現的大智大勇以及對家庭強烈的責任感,並由此逐漸展示出他對親友、對鄰裡,進而對路邊成群逃難的雖素不相識卻與他有著共同的悲劇命運的同胞們人性的關懷。

曾經榮獲奧斯卡提名的黑人演員唐.查德勒扮演的保羅相貌也許並不英俊,可他略顯單薄的身材竟然在影片破敗的場景和血腥的畫面中頑強地凸顯了出來,讓人感到,他的臂膀雖不堅實,但卻是容納所有親人的避風港,血雨腥風中,他以金錢和智慧,利用他的盧安達飯店成功地保護了上千人的生命。在他獲得一線生機出逃比利時的途中,他先是發瘋地尋找自己的妻子和兒女們,然後又棄而不捨地尋找妻兄的遺孤,一路上,先是認領鄰居的孩子, 後來是見到孤兒就收留。

影片的結尾, 風塵僕僕逃難的保羅夫婦帶領著一大群年齡不等的孩子,欣慰地對大家說:「我的車對他們來說永遠有位置!」他寬厚的笑容在濃黑的硝煙中顯得那麼溫暖燦爛。

(轉載或引用務請標明「德國之聲」
本站網址:www.dw-world.de/chine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