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總統高克訪以
2012年5月29日一詩引起千層浪
(德國之聲中文網) 德國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格拉斯(Günter Grass)的詩歌《不得不說》(Was gesagt werden muss)中,激烈的批評了以色列。這首長詩今年4月份在《南德意志報》發表之後立即掀起了軒然大波,不僅在德國國內引發了激烈的討論,更引來了以色列政府的強烈不滿,後者把格拉斯定義為不受歡迎的人。而關於此事的討論也給德國與以色列的關係帶來了動蕩。因為這首詩讓一個問題浮出水面,即:德國社會對以色列的態度是否和德國官方態度相一致?
由於德國納粹分子對猶太人大屠殺的歷史背景,以色列和德國之間的關係一直十分特別。德國在處理與表態上態度慎之又慎,批評以色列幾乎與反猶劃上等號。這次格拉斯的一首直接批評以色列政府面對伊朗核問題的政策,在兩國社會都引起了「大地震」。
按照慣例,德國總統訪問以色列都會參加紀念猶太人大屠殺的悼念活動。高克此行的目的一是要強調對被害猶太的紀念,另外也是希望鞏固兩國的友好關係。不過通過格拉斯事件,在德國蔓延甚廣的對以色列的反感情緒得以公開表露。對前以色列駐德國大使斯坦(Schimon Stein)來說,這種情緒在他的意料之中,他說:「我到今天都不明白,德國精英們的反應為什麼如此強烈?格拉斯到底觸動了他們哪根神經?」
斯坦說,格拉斯不是反猶分子。但是他的詩作的確或多或少符合了反猶主義的形象,而且得到了那些原本保持沉默的以色列批評者們的共鳴。以色列特拉維夫大學(Tel Aviv University)歷史學家祖克曼(Moshe Zuckermann)認為,儘管發生了格拉斯事件,高克還是不會改變參加紀念儀式,悼念納粹屠殺猶太死難者的行程。他說:「我們不對這首詩做出專業文學評價,就算格拉斯這首詩激起了一些新的東西,不一樣的觀點,也不會改變國家官方層面的態度。高克也不能夠說,現在我們看到了差異所在,並且我要對此採取措施,這種表態會帶來災難性的,高克無法承擔的後果。」
格拉斯事件發生之後,以色列內政部長伊沙(Eli Yishai)做出決定,拒絕格拉斯入境該國,而德國方面掀起了一陣誇張的親以色列風,祖克曼認為,雙方的反應都有點過激甚至太過誇張:「我認為,凡是人們想要避免談論的、歸為禁忌的話題,在經歷壓抑之後總是會重新釋放。而禁忌話題一旦重啟討論,總是以更加激烈的、更具侵略性的形式爆發。我覺得在這方面還有很多工作要做,以色列方面也是如此。」
德國人對以色列好感度降低
德以目前的關係變得愈加不和諧,在前幾周德國雜誌《明星》周刊(Stern)公佈的民調結果顯示,59%的受訪者認為以色列是一個「具有進攻性」的國家,這比10年前多了10%。只有36%的被訪者認為以色列有親和力。前以色列駐德國大使斯坦認為,此調查結果反映了真實的情況。他說:「這個結果不是偶然。很遺憾它反映了如今人們對以色列的某種態度,如果要問我德國社會對以色列的感覺如何,我會回答,在漠不關心和評價負面之間。
作者: Sebastian Engelbrecht 編譯:文木
責編:雨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