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090109 Konjunktur

Sabine Faber2009年1月11日

面對危機,全球各國都在尋找重振經濟的對策。 周一(1月12日),德國大聯合政府執政黨高層將召開會議,商討出台第二項刺激經濟計劃。預計,截至2010年底,德國政府將出資500億歐元用於刺激經濟。然而這筆巨資究竟以何種方式使用,是實行減稅,還是投資,或是補貼企業?哪些措施真的能夠防止經濟衰退呢?德國之聲記者將各國刺激經濟方案分析一二。

https://p.dw.com/p/GVFt
德國希望通過第二部刺激經濟方案重振景氣圖片來源: AP

全球經濟的發展形勢不容樂觀。美國的經濟一年以來處於衰退狀態。就連經濟騰飛的亞洲發展速度也受經濟危機影響。全球眾多國家都出台了刺激經濟措施,看起來這好像是一個拯救經濟的萬能藥方。中國政府此前宣佈,出資4兆人民幣用於擴大內需,投資基礎設施建設等來刺激經濟發展。美國下屆總統歐巴馬也極力推崇一項耗資近5750億歐元的一攬子計劃。

然而在實行刺激經濟措施時,還要看如何使用資金。"錢越多,收效就越大"的理論並不一定永遠適用。德國漢堡世界經濟研究所經濟發展問題專家布洛寧格認為,只用合理的利用救市資金,才能獲得最佳成果:「一方面要用於國家建設,比如政府的救市資金可以投資基礎設施建設等。此外還要刺激消費。這就要減輕公民負擔,增加收入等。」

同樣是刺激經濟,各國重點不同

日本政府就將刺激消費作為救市計劃重點。日本實行的刺激經濟計劃將耗資折合950億歐元。美國則首要減輕企業和中產階層的繳稅負擔。中國政府希望向基礎設施建設和社會福利項目投資。

布洛寧格同時認為,無論將資金投向哪一領域,關鍵是金額要適當:「在向基礎設施建設方面投資時,要避免投資過多,導致建築業過熱。另外,如果減稅幅度過小,效果也不會太明顯,這點上要準確做到保持平衡。」此外,救市措施的效果要能夠盡快體現出來。而要實行減稅政策,往往需要漫長的法律修改過程,以致影響政策迅速出台。

振興經濟的措施要適合德國國情

一般來說,刺激經濟措施不是普遍適用的,而是根據不同國家的各自情況。因為經濟發展方面出現的問題以及救市措施的效果都是各有不同的。布洛寧格說:「德國是一個出口大國,我們的內需較弱,所以德國的刺激經濟措施就顯然要不同於美國。不過政府投入的救市金額與國內生產總值的比例是具備可比性的,與德國相比,美國的投資就要更多,救市領域也更廣。」

德國在實行刺激經濟措施方面已經積累了不少經驗,正面的和負面的都有。上世紀60年代,德國政府採取救市措施,收到了顯著效果,而在70年代石油危機引起的經濟危機中,德國出台的刺激經濟計劃就收效甚微,因為危機的根源在於供應不足。布洛寧格同時認為,實行刺激經濟措施在擴大需求的同時,也要採取相應的薪水政策,目前由於能源價格下跌,正是調整相應政策的好機會。

當然,布洛寧格也表示,政策還不是全部,有時候也要講究一點心理戰術:「除了國家投資,還要重新樹立企業和消費者對未來的信心。從這個角度講,刺激經濟措施也是一種心理安撫政策。不過政府要注意手筆不要過小,以免反而打擊民眾的信心。」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