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社會

「清零」下的中國不再宜居 外國人紛紛離開

2022年10月5日

在全世界適應與新冠病毒共存之際,中國依然堅守清零政策。封城、強制隔離、出行限制、日復一日的核酸檢測讓生活在中國的外國人紛紛逃離。外企也很難再找到願意到中國工作的員工。

https://p.dw.com/p/4Hm3e
中國曾是很多外企職員嚮往的工作地點
中國曾是很多外企職員嚮往的工作地點圖片來源: Ng Han Guan/AP Photo/picture alliance

(德國之聲中文網)"你們什麼時候走?"這是在中國的德國人或其他外國人聚在一起時最經常聊的一個話題。自新冠大流行爆發後,越來越多的外國人離開了中國。據粗略估計,2020年以來,在華的外企派駐人員和其他專業人士的人數已經減少到之前的一半以下。此前有85萬人,如今有多少,還沒人能準確統計。

據德國商會(AHK)一項問卷調查的結果,在華德國企業已流失了四分之一的外籍員工。曾幾何時,到中國工作意味著事業晉級的跳板,如今這裡的崗位卻很難找到願意接替的人。

清零政策、反復封城、無所不在的監控、閉關鎖國,這些都讓生活品質下降,不可控風險增加。此外,地緣政治的緊張、與國際脫鉤、少數族群受壓迫、對香港的打壓和對台灣的武力威脅都讓中國的形象大受影響。皮尤(Pew)研究所的民調顯示,對中國持負面看法的德國人的比例子2005年以來翻了一番,達到74%。

生活中恐懼中

世界其他地方早已開始學習與病毒共存,而中國卻依然對病毒"零容忍"。所有入境中國的人,必須先在隔離飯店被關7天,然後再居家隔離3天。對於後者,各地的執行尺度不一,隨意性大。航班數量非常少,一張從德國法蘭克福到北京的單程機票價格超過2000歐元。

入境限制、天價機票阻礙人員流動
入境限制、天價機票阻礙人員流動圖片來源: Wang Jianfeng/Costfoto/picture alliance

"旅行限制--不管是前往中國還是在中國國內,仍然是吸引和留住外籍員工的一大阻礙。"德國海外商會大中華區的董事希爾德布蘭特(Jens Hildebrandt)對德新社表示,儘管人們預計會有放鬆,但根本上告別清零政策的希望不大,"再次被封城的危險像一把達摩克里斯之劍懸在所有人頭頂上"。

"像上海封城兩個半月這樣的恐怖場景,在很多外國人頭腦中留下了深深印記。"除此之外,危機時期的地緣政治氛圍和中國在德國公眾中的負面形象也讓人卻步。希爾德布蘭特說,派遣和留住外籍專業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成了一項艱難的任務。"德國企業必須出大價錢,才能補償中國作為外派地點的劣勢",他說。德國企業其實很早就開始任用中國本地人才擔任關鍵職務,因此那些及時投資本地員工培訓和內部深造的企業,暫時受到的衝擊較小。

"健康碼"這樣的防疫手機應用決定你邁出的每一步,讓許多外國人在中國的生活感受大受影響。沒有72小時有效的核酸檢測陰性結果,就無法進超市和餐館,有時甚至沒法進小區回家。無時不在的全面監控和接觸追蹤,發現一個感染病例,整個樓宇或社區就會被封閉,任何一個可能的接觸者,都會被要求隔離。

世界經濟引擎光環不再 外企想撤離中國市場?

還能派人到中國嗎?

"風險太大了",一位來自漢堡的德國女性表示,丈夫在中國的工作合同到期前不久,她帶著7歲的女兒提早返回了德國。如果孩子測出陽性,會被強制送到醫院隔離。德國大使館現在至少爭取到,在孩子去隔離的情況下讓一名家長陪同。

被捲入新冠防疫的無情機器的危險實在太大,以至於歐盟商會在最新的文件中寫道,"諸多限制如果意味著企業無法保障為員工及其家人履行最基本的責任義務,那企業不得不自問:將外籍員工派駐中國是否還是負責任的做法。"於是,企業往往挑選很年輕還沒有家室,或者較為年長、子女已經成人的員工前往中國。這造成選擇的餘地十分有限。

外國人逐漸從中國"消失"已經可以察覺到。在北京街頭,外國面孔正在減少。在一家因其自釀啤酒、漢堡包和披薩頗受外籍人士歡迎的酒吧,一個周六上午只有三五個客人,從前這個時候這裡可是座無虛席。以前外國人聚居的小區也變得冷清了,一個社區會所的美髮師Cindy說,"現在我的客流量只有過去的五分之一",她的客人以外國人為多,現在店裡多半時候空蕩蕩的,"大家都走了"。

(德新社)

© 2022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