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媒體

牆外文摘:台灣108課綱怎樣「去中國化」?

2023年12月17日

有評論認為,台灣引發爭議的「108課綱」充滿了台灣與世界的互動,充滿思辨,強調的是歷史和社會進程的關係,世界局勢和台灣的關係,沒有某種主義的立場先行,這和中國歷史教育的核心天差地別。

https://p.dw.com/p/4aGhE
正在參加課後補習班的台北高中生
正在參加課後補習班的台北高中生圖片來源: Getty Images/AFP/M. Cheng

(德國之聲中文網)最近"國語文108課綱"在台灣引發熱議。台灣"上報"發表文章《讀完108課綱,這就是我夢想中的現代教育綱領》,作者上官亂是自中國大陸移民台灣的活動人士,她認為,在該課綱中,"中華文化基本教材內容應考量教學節數、學生學習興趣與理解能力,編選能適切融入品德教育、生命教育、生涯發展、人權教育等議題的合適文本。選文宜附有章旨、注釋、問題討論等"。顯然,108課綱的精神裡,"中華文化",不等於"中國文化",而是擁有更廣泛、更現代、更文明、更科學的內涵。不是"去中國化",而是拓展中文的內涵。

文章說,在課程設置裡,充滿了台灣與世界的互動,充滿思辨,強調的是歷史和社會進程的關係,世界局勢和台灣的關係,沒有某種主義的立場先行,這和中國歷史教育的核心天差地別。中國的歷史教育是借所謂的馬克思主義歷史觀,通篇都是為一個結論服務:就是共產主義是最高級的歷史階段,中共領導中國是歷史的必然。同樣,中國的國語文教育,是為了強調中共是中國文化的必然結果,政治課程教育是為了強調中共是全世界最先進的政治制度和生產力。

作者認為,108課綱不是沒有問題,但是問題主要在於執行的層面。或者換句話說,這個課綱如果真有問題,那就是太過完美和理想化,執行起來和現實有些脫節。然而,當今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國家敢說自己的教育是成功的,是能夠積極而公平地培養人才,但是一個開放的心態和積極求真的精神,才是一切美好教育的基礎,108課綱擁有這樣的基礎,只是需要時間把它變成現實。

香港選民投票意願走低
香港選民投票意願走低圖片來源: Louise Delmotte/AP/picture alliance

北京為什麼不再向香港選民施壓?

2023年香港區議會選舉於12月10日完成投票日,這場只容"愛國者"參與的選舉,投票率為27.54%,繼2021年立法會選舉後創香港地方選舉史上最低,廢票白票數目亦高於2019年區議會選舉。新加坡"端傳媒"發表文章《區議會選舉觀察:無視投票率,北京想培養什麼樣的"建制新貴"》,作者Pika pika指出,今次選舉北京不再強力介入。不再向民主派喊話,無疑是因為當其實民主派連門進不去的情況下,若北京仍高調向選民施壓,反而會更添挑釁印象;而且不問可知,民主派缺席意味投票率將達新低,接受投票率低的事實而低調帶過,總好過因事激起民情,惹來公眾聚焦違反原先將民情降溫的目標。

今次選舉以建制派內部較量告終,是否意味著未來地區工作將在建制派內部較會淡化?作者認為,目前看來是全然相反,因為地區工作本質是加強建制派基礎手段,先有群眾基礎,再談形象工程。建制派未來地區工作方針,首先要維持良性競爭可持續進行,然後是在當前建制大黨選票基礎上開拓新票源,做大個餅,長遠推高投票率。所以預估建制派未來的地區工作方針,會是資源分配由以往政團各自修行轉為制度化

作者說,可以預期北京與建制派在2019年區議會大敗後,已經從新選制選舉完成後,擬定好重返全港社區的人選, 支援團體與資源整合,隨著明年1月1日任期開始,新任區議員能否完成北京派予爭取民意的任務,有待觀察。

中美緩和=台灣遭殃?
中美緩和=台灣遭殃?圖片來源: MFA CHINA/UPI Photo/IMAGO

拜登政府對中共仍抱有幻想?

台灣《自由時報》發表文章《拜登的政策使台灣變得更脆弱》,作者謝蘭尼(Brahma Chellaney)認為,相較於加強嚇阻,包括嚴肅評估中國封鎖台灣的可能性,拜登總統更在意的是如何安撫北京。今年,拜登安撫中國的積極令人側目-先是派遣一連串內閣官員訪問北京,接著在加州與習近平舉行峰會,甚至強調美國主導的國際行動旨在將對中關係"去風險化"(de-risk),而不是與中國"脫鉤"(decouple)。拜登一方面關閉與俄羅斯的外交溝通管道,另一方面卻懇求中國設法穩定雙邊關係。拜登將美國這個比中國更強大的國家,塑造成比中國更熱中於改善兩國關係的樣態,可能會助長習近平的冒險行為。

作者說,儘管近年來美國的對中政策辯論反映出更多的現實主義色彩,拜登的作為仍是以不切實際的幻想為依歸。幻想之一是相信中國會在全球重大議題上與美國合作,拜登現在正是如此。另一個幻想則是,侵略台灣或溝通不良的風險,可以透過定期對話來緩解,包括軍事接觸在內。這種思維忽略了一個事實,即中國的戰略向來以隱密、欺騙和出其不意為核心。從南中國海到喜馬拉雅山,這三個因素構成中國擴張主義的特徵。由於習近平不可預測,美國必須投注更多心力,在印度-太平洋地區加強嚇阻。

摘編自其他媒體的內容,不代表德國之聲的立場或觀點。

台灣2024總統大選:首投族支持誰?台海和平誰最穩?

© 2023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