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牆外文摘:「聯中制俄」的季辛吉路線會不會復活?

2022年2月27日

有評論認為,烏克蘭危機讓半個世紀前季辛吉的「聯中制俄」思維在華府國安圈躍躍欲試。與此同時,北京不喜歡外界把台灣拿來和主權國家烏克蘭類比。

https://p.dw.com/p/47gCF
BRICS - Putin und  Xi Jinping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AP/R. Sitdikov

(德國之聲中文網)俄國入侵烏克蘭以來,中國─台灣─美國這組關係一直被拿來和俄國─烏克蘭─美國類比。到底這兩組關係的異同在哪?這次危機又如何牽動美國─俄國─中國這組關係?台灣從烏克蘭危機中獲得什麼教訓?台灣《新新聞》發表文章《台灣要提防華府「聯中制俄」思維再起》,作者顧爾德認為,烏克蘭危機可能會波及東歐,讓歐洲陷入全面戰爭危機。要怎麼整治俄國?在這個時候,半世紀前季辛吉的「聯中制俄」思維又在華府國安圈復活了。曾擔任過《外交事務》(Foreign Affairs)主編的札卡利亞(Fareed Zakaria),在烏克蘭危機爆發後於《華盛頓郵報》專欄指出,華府現在需要的是「季辛吉」,努力和中國建立更好的合作關係。從中國官方在俄國入侵前的發言,到入侵後中國國政策圈露出的意外,似乎代表著普丁那趟北京行並未向習近平「坦白交代」。也因此,美國是有可能利用中、俄之間的矛盾進行分化。

文章說,北京不喜歡外界把台灣問題拿來和烏克蘭相比,因為北京不認為台灣是個主權獨立、領土完整的國家,而烏克蘭是。因此,習近平和王毅強調尊重各國主權和領土完整,其實是在說美日強權不要介入台灣這個屬於中國主權與領土的問題。作者認為,台灣的地位的確是比烏克蘭穩固,不過台灣也得提防烏克蘭危機是否會導致華府移轉戰略焦要、讓季辛吉路線復活。

USA Richard Nixon in China 1972
1972年,美國總統尼克森(右中)在外交政策顧問季辛吉(右)陪同下訪華,與周恩來(左中)會晤圖片來源: UPI/dpa/picture-alliance

干預烏克蘭危機?北京沒有外交工具和手段

新加坡《端傳媒》發表文章《大戰?肢解?慢性死亡……開戰邊緣的烏克蘭危機還有哪些劇本?》,作者楊山認為,儘管剛剛和俄羅斯簽署了一系列新的合作項目的中南海已經表示中俄的「合作不設上限」,但是,北京一直以來也沒有正式和俄羅斯成為軍事同盟。儘管美國當下已經成為兩國的共同「競爭對手」,但為了和美國對抗而支持俄羅斯在頓巴斯的行動,無異於北京要公開違背自己過往數十年以來標榜的不結盟形象,收獲很可能遠小於其損失。《華爾街日報》的最新報導就指出了北京的這一困境。其記者指出,北京希望在支持俄羅斯遏制北約東擴的同時不惡化和美國之間的關係。這使得北京採取了一種「既支持俄羅斯聲討美國,也反對俄羅斯進軍烏克蘭」的立場。於是,在慕尼黑安全論壇上,外交部長王毅就公開表示,支持烏克蘭的主權和領土完整不受侵犯。而回過頭來,在安理會上北京的發言則強調要解決各方的「關切」——言下之意是俄羅斯阻止北約東擴的需求也很合理。

作者說,無論如何,北京沒有外交工具和手段,亦未有足夠強烈的意志阻止俄羅斯在烏東地區進行軍事行動。布魯塞爾其實也是一樣。真正能夠影響到普丁的,無非是華府將如何回應事態。普丁大概看準了:拜登既不願意將更多資源投入歐洲以分薄東亞和北京的競爭,又無法在北約問題上對俄羅斯作出退讓。拜登和華府的這種兩難,可以想見助推了普丁的賭徒心態。

俄羅斯出兵烏克蘭的論述讓中共尷尬

台灣《上報》發表文章《承認但不吞併:俄羅斯正當化出兵烏克蘭的論述》,作者吳宗翰和汪哲仁認為,儘管普丁在入侵烏克蘭之前的演說中百般貶低民族主義,莫斯科在行動上卻充分展現出其尊重「民族自決」與「國際法」。一方面,莫斯科是基於意識到頓內茨克與盧甘斯克當地人民的意願與需求因而給予承認,另一方面,莫斯科也是在後二者的「請求」下才出兵協防。莫斯科想營造的,正是「師出有名」的正面國際形象。

烏克蘭危機會否重現在台海?烏俄戰事開打後對台海的影響為何?作者認為,就第一個問題,事實上,普丁此次出兵的關鍵,在其精確巧妙地操作民族自決原則。從中共長期避談該原則與不斷強調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主張而言,幾無可能在台海複製俄國論述。至於問題二,目前部署於台海周遭的美軍尚無明顯調動,加之中共各省將陸續召開黨代表大會以支持下半年20大習近平的連任議題,中共內部亦有各項亟需處理的社經改革,如借此時機對台動作,似為不智。不過,已可預見,烏俄戰事爆發將深刻地牽動世界格局變化,對未來中共在居中扮演的角色與動態,不可不慎。

[摘編自其它媒體,不代表德國之聲觀點]

© 2022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