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王毅:歐洲對華政策存在「認知分裂」

2021年12月30日

中國外交部長王毅周四表示,歐洲在對華政策上似乎存在某種「認知分裂」,一方面同中國建立了全面戰略夥伴,一方面又把中國定位為制度性對手,對中歐關係造成了干擾。

https://p.dw.com/p/44z4t
Chinesischer Außenminister Wang Yi trifft Nikos Dendias in Athen
圖片來源: Louiza Vradi/REUTERS

(德國之聲中文網)中國外長王毅周四就2021年國際形勢和外交工作接受中國官媒新華社和央視聯合採訪時表示,歐洲在對華政策上似乎存在某種"認知分裂"。

記者提到,歐盟方面多次表示,中國是夥伴,也是制度性對手。對此,王毅回答道:"很難想像,一方面同中國建立了全面戰略夥伴,一方面又把中國定位為制度性對手,這樣的邏輯不僅對中歐關係造成了干擾,其實也給歐洲朋友自己帶來了困惑。"

2021年,在歐中全面投資協議因為針鋒相對的制裁被凍結,歐盟成員國立陶宛因允許台灣以"台灣"名義設立代表處並從北京撤回外交官後,歐中關係出現惡化。

今年3月,歐盟因中國迫害新疆維吾爾人與其他少數民族而對其實施制裁,制裁對象包括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公安廳廳長陳明國、中共黨委常委王明山和王君正、前新疆政法委書記朱海侖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公安局。中國則迅速對歐盟官員實施反制裁。

在此背景下,歐洲議會五月高票同意凍結歐中投資協議,直到中國取消對歐盟官員的制裁才會恢復審議。12月6日,歐盟宣佈延長制裁嚴重侵犯人權的個人和實體至2022年12月,其中包括侵犯維族人權的中國官員。歐中投資協議的前景也因此更加晦暗不明。

王毅認為,中歐投資協定是迄今為止中方對外開放程度最高、市場準入門檻最低的經貿協定。"如果為中歐投資協定設置障礙,實際上是在為自身的發展設置障礙,最終損害的是歐洲人民的長遠利益。"

他強調,中歐在維護多邊主義、加強全球治理等領域存在廣泛共識,在應對氣候變化、共同抗擊疫情等方面取得積極成果。"中歐彼此的制度是不同,但這並不等於說一定就是對手,雙方完全可以相互尊重、相互借鑑、相互助力。鑑此,我們願意通過更密集的接觸溝通,切實增進中歐之間的相互瞭解,包括在人權、民主等問題上,以開放的態度開展坦誠對話。"

事實上,相較於美國,歐盟對最重要貿易夥伴中國一直採取較為溫和的立場,但對中國的人權紀錄,以及中國在南中國海、東海和台灣海峽的行動表示關切。

12月初,美國副國務卿舍曼(Wendy Sherman)與歐盟對外事務部秘書長桑尼諾(Stefano Sannino)會晤後表示,美歐對中國的態度越來越"趨於一致"。

(路透社、德新社)

© 2021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