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瓦爾斯來訪,德政界聲音不一

2014年9月22日

法國政府總理瓦爾斯本周一(9月22日)起對德國作為期兩天訪問。如何彌合兩國在經濟政策上的分歧成為此次訪問的中心議題。

https://p.dw.com/p/1DGqj
Valls bei Merkel 22.09.2014
圖片來源: Reuters/Fabrizio Bensch

(德國之聲中文網)上周剛經歷國民會議「不信任投票」的法國政府新任總理、社會黨人士瓦爾斯到訪德國,今、明兩天分別會晤德國政府總理、聯盟黨籍的梅克爾和副總理、經濟部長、社民黨人士嘉布瑞爾。

法國政府日前通報說,瓦爾斯計劃同梅克爾磋商採取「共同行動」,「重新推進歐洲的經濟增長」。

鑑於作為歐洲和歐元區最大經濟體的法德兩國在如何解決歐洲經濟危機上持不同觀點,瓦爾斯總理此行引起廣泛關注。

聯盟黨人士態度強硬

多個德國聯盟黨政治家指責法國政府改革不力。基民盟籍的歐盟議會議員勞爾(Herbert Reul)周一(9月22日)在《明鏡線上》上表示,他期待著法國新政府不再拖延,做出努力,降低財政赤字率。他批評說,法國方面稱不能再加大財政緊縮力度,這是不對的,對不得不接受退休金減少措施的希臘人或葡萄牙人來說,這種觀念猶如「扇人耳光」。

Frankreich - Manuel Valls
瓦爾斯總理在國民議會「不信任投票」當天發表講話(2014.9.16)圖片來源: Getty Images

擔任歐盟議會德國聯盟黨議員小組主席的勞爾要求瓦爾斯頂住法國社民黨內遠離現實的左翼基層的壓力。他指出,法國必須盡快具備競爭力,為此,必須採取極端步驟。

聯邦議院聯盟黨黨團副主席朔肯霍夫(Herbert Reul)也要求巴黎做出更多努力。他指出,將自己在歐盟的領導角色僅限制於外交和安全政策,這是不夠的,「法國政府還必須實施一種堅實的經濟、財政政策」。

聯邦議院歐洲委員會主席、基民盟議員基爾希鮑姆(Gunther Krichbaum)對瓦爾斯上周在接受法國議會「不信任案」表決當天所作的最新政府聲明表示不滿。基爾希指出,瓦爾斯在政府聲明中沒有說明,他準備如何解決入不敷出的法國財政問題。他強調,對瓦爾斯來說,重要的不是出訪,而是全力說服社會黨基層,贊同立即實施迫切需要的改革。基民盟經濟政策專家馮‧施特滕(Christian von Stetten)稱,法國的社會國家模式「失敗了」。

Valls bei Merkel 22.09.2014
瓦爾斯抵柏林訪問(2014.9.22)圖片來源: Reuters/Fabrizio Bensch

基社盟財政問題專家米歇爾巴赫(Hans Michelbach)反駁了瓦爾斯總理關於德國應加大投資,為歐元區的經濟增長做出更多貢獻的要求。他在周一一期的柏林《每日鏡報》上表示,德國不需要歐盟最大的債務國之一給自己「補習經濟政策課」。他指出,作為歐盟第二大經濟體的法國如今已成為歐元的最大的「危險策源地」,應全力改革。

根據日程安排,瓦爾斯總理今天中午在柏林會晤德國政府總理梅克爾,下午會晤聯邦經濟部長嘉布瑞爾。

不同聲音

社民黨外交事務專家米岑尼希(Christian von Stetten)對法國政府目前所處的困境表示理解並強調,德國方面應表現出更多的耐心,萬不可給人以「教師爺」的感覺。他指出,應讓法國方面感到,德方認可並贊賞法國政界和國民迄今所做的努力。

聯邦議院綠黨黨團主席霍夫萊特(Anton Hofreiter)提醒說,德方應注意,不能因過度要求實施財政緊縮、節約政策而使法國極右勢力坐大。霍夫萊特今天在德國電視一台上表示,法國的內政「非常危險」,極右政黨「國民陣線」主席有可能贏得下屆總統選舉。在今年6月的歐盟議會選舉中,「國民陣線」大勝 歐洲政壇「右傾」「國民陣線」#成為法國第一大黨,在法國國內外引起廣泛震驚和憂慮。霍夫萊特指出,不能以過分嚴厲的節約要求窒息法國經濟。他稱,這一政策在歐盟中已將希臘等國家推入困境。他稱,法國現在必須投資,振興景氣,創造就業機會。

Arbeitslosigkeit Frankreich - Arbeitsamt
法國失業率居高不下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

德國馬歇爾基金會政治學者蓋羅(Ulrike Guerot)也強調,柏林必須與巴黎攜手,必須認識到,沒有法國,德國在歐洲將處於孤掌難鳴的境地。蓋羅稱,尤其應從心理學角度看待和理解眼下的法國人。蓋羅在接受德國之聲的一次採訪中回答關於法國人何以很難邁出改革步伐這一問題時指出,從根本上說,法國人目前正深受一種「自哀」情結之苦,從二戰和冷戰的勝者淪為歐洲的「跛腳鴨」。蓋羅警告說,德國人不能眼看著法國掉隊,歐元危機5年來的經驗教訓已經表明,僅靠德國一家是不行的,「即使我們想單獨規定路線,也不會成功,因為,其他國家會『揭竿而起』」。

nl/hs (AFP,dp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