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留德華」的轉變

石疏桐2014年4月12日

很多人都說,德國生活幾十年如一日。因為德國的變化從外觀上看起來真的不大。但是幾十年來,來德國留學的中國人卻在不斷的發生著變化。德國之聲中文網對老中青三代 「留德華」們進行了專訪。

https://p.dw.com/p/1Bews
17.07.2013 DW Deutschland Heute Chinesen

(德國之聲中文網)從最近幾十年的歷史來看,中國大陸第一批留學生踏上德國土地的時間是1978年,那時中國剛剛開始實行改革開放政策,這項政策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就是向西方國家派遣留學生。從八十年代中期開始,來自大陸的自費留學生逐漸增多,因此德國對於「神秘的」中國人的瞭解也逐漸增加。

國內知名日爾曼學教授王老師曾於90年代初在德國留學。談到來德國讀書的原因,她說:「因為文革失去了上大學的機會,改革開放之後,有機會到德國留學,以此來彌補人生的缺憾。」因此,王老師在出國前就為自己立下了軍令狀:「一心要讀成,拿到學位。」
吳博士2003年時因為學校的交換項目來到德國,現在已經在德國工作生活了將近11年。談到在德國的生活,他說:「一開始覺得機會難得,一定要在德國拿到碩士學位,後來就想留在這裡找到更好的工作機會。因此又去讀了博,一待就是十幾年。」
小李去年才來到德國讀書,他認為德國在機械領域處於世界一流水準,而且還不收學費,所以德國當然是他留學目的地的不二之選。「雖然德語很難,但是很慶幸自己還是堅持下來了,我非常喜歡我的專業,我也非常喜歡德國。」
在德國留學最大的支出之一就是生活費,記者在採訪中瞭解到,王老師留德期間的主要資金來源是靠自己打工,吳博則主要靠獎學金以及自己業餘時間打零工來完成學業。小李則說:「我不想浪費時間去打工,我覺得抓緊時間學到真東西才是我的主要任務。」
從留學生對於打工態度的改變,不難看出現在年輕一代「留德華」的生活壓力減小的趨勢。

Ausländische Studenten in Deutschland Universität Aussicht auf bessere Bildungschancen
圖片來源: picture alliance/dpa

除了生活費用之外,「留德華」們的痛苦還在於學業的壓力,因為德國大學因「寬進嚴出」而著名。王老師回憶起當年的情景,非常驕傲自己能夠堅持下來:「德國大學學習與在國內上大學不是一個概念,所以,剛開始很不適應,有過動搖,但是沒有後悔,因為我不喜歡打退堂鼓。」小李也表示,用德語上專業課確實很有難度,考試又非常嚴苛,「但我一定會堅持下來的。」
孟非曾在節目中這樣評價「留德華」的生活: 「好山好水好寂寞」。這不僅僅是一句戲謔,也是「留德華」們在德生活的真實寫照。這裡幾乎沒有國內流行的KTV等娛樂活動,商店周日也基本上都關門。談及業餘生活,王老師表示:「我可以說,我沒有業餘生活,那時候每天的內容就是上課讀書,回來打工。」 小李說,「我喜歡在空閒時間去杜塞道夫或者科隆等一些大城市,因為那裡中國人比較多,中餐館也比較多,我可以和朋友們聚聚餐,放鬆自己。我也會半年回一次國,因為我非常想念國內的家人和朋友。」吳博說自己回國的頻率大約為一年一次,而王老師當時留德五年,一共回國三次。
談到「文化衝擊」,小李說現在在德國幾乎已經沒有什麼特別的東西可以讓自己「震驚」了,因為自己在國內喜歡看歐美電影,聽歐美流行歌曲,所以「我對於德國的生活習慣在來德國之前就已經比較瞭解了。」這也正是全球一體化下的今天年輕人的生活寫照。他說,「來德國以後我覺得德國確確實實有很多我們需要學習和借鑑的東西,比如說有秩序、開放等等。」王老師說:「德國是我的第二故鄉,兩個國家都有好和不好的一面,他們都是我的故鄉,我愛他們,衷心維護他們。」吳博則表示:「德國沒有想像的那麼好,中國也沒有想像的那麼落後。德國社會保守,反應慢。但是德國秩序好,科技進步。德國人很多品質和工作方法值得我們學習。隨著時間的推移,國內機會越來越多,生活環境卻越來越差,我希望環境能越來越好。在德國生活時間越長對祖國的熱愛也越來越深,出了國才更知道什麼叫愛國。我們都希望中國越來越好的,不是嗎?」

在採訪中大家都表示,來德國留學對他們人生都有很重要的影響。王老師表示,德國的經歷對她「影響極大,在德國我得到了素質提高,學到了科學工作方法,所以在回國後才可能取得今天的業績。」吳博認為正是因為德國的學習經歷讓他有了更好地工作機會,但同時也有遺憾,就是「陪父母和國內親戚朋友的時間少了」。

不管是老一輩還是新一代留學生,都會面臨各種各樣的選擇問題。尤其是畢業以後回不回國。德國是一個值得留戀的國家,中國的機會也在不斷增加。留學生經常會在回國還是留下間徘徊。

作者:石疏桐 (實習記者)
責編:樂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