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細菌、真菌:亦敵亦友
每年的4月7日是世界衞生日。本年度,世衛組織定下的主題是食品安全。本圖集將向您介紹讓食物變質的各種病毒、細菌以及真菌。不過,也有些微生物卻對食物的製作與儲藏起著重要作用。
麵包發黴了...
黴變的麵包暗藏著許多風險。雖然卡芒貝爾乾酪黴菌是無害的,但並非每種黴菌都那麼友善。不少黴菌能夠產生有毒的代謝產物,還有些真菌孢子能夠引發過敏反應。極端情況下,免疫力低下的人群甚至會因為黴菌感染或致敏而死亡。
黴菌也可用作催化劑
黴菌當然也不是一無是處。它們能夠快速降解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質,其效率極高。工業界就利用了黴菌的這一特長。本圖所示是一種基因改良過的曲黴菌,能夠產生各種酶,後者在食品或洗衣粉中都可用作催化劑。這種黴菌堪稱有生命的工廠。
香腸背後的故事
肉毒桿菌"Botulus"一詞來源於拉丁語,原意是「香腸」。肉類加工、烹製,或者是蔬菜醃制過程中如果被這種細菌污染,就會造成肉毒桿菌中毒,嚴重時可以危及生命。
肉毒桿菌毒素
肉毒桿菌是一種厭氧菌,它能產生「肉毒桿菌毒素」。這是一種神經性毒素,在美容領域常有應用。它通過麻痺鬆弛的皮下神經,可以在一段時間內消除皺紋或者避免皺紋的生成,從而達到美容的效果。如果它出現在食物裡,則會造成癱瘓、口齒不清、視覺重影。如果它不幸麻痺了你的心肌或者呼吸肌,那更是凶多吉少。
生吃並不代表健康
許多注重健康飲食的德國人,從前很喜愛生食豆芽。不過,2011年,一批被埃希大腸桿菌污染的豆芽在德國造成了不小的疫情,共有53人因此喪命。
原來是慣犯!
埃希大腸桿菌(EHEC)能夠產生一種毒素,破壞腸壁細胞,還能進一步對腦組織以及腎髒造成損害。首次疫情爆發於1982年的美國,專家猜測,細菌來自於沒有完全烹熟的肉類。1996年,日本又爆發了一波疫情,9000名中小學生在食用豆芽後出現症狀。生鮮牛奶也可能被埃希大腸桿菌污染。而預防措施其實很簡單:徹底煮熟食物。
大腸桿菌,人類之友
但並非每一種大腸桿菌都像埃希那樣惹人厭。在我們人類的大腸中,棲居著大量大腸桿菌,它們會產生維生素K,後者對凝血、骨新陳代謝中都發揮著重要作用。在生物工程中,大腸桿菌還被用來製造胰島素以及生長激素,甚至還能用來製造乙醇。
乳酸菌
數千年前,人類就學會利用乳酸菌來延長食物的保存期限。優酪乳、乳酪中都有乳酸菌的身影。將乳酸菌放入20度左右的鮮奶中,大約10個小時後,鮮奶就成為了優酪乳。
鏈球菌
但並非所有的乳酸菌都是有益的。它的近親鏈球菌就會造成不小的麻煩。通常,鏈球菌寄居在植物、動物、人類體內,倒也相安無事,但偏偏有幾種鏈球菌能造成化膿、結石,甚至還能引發敗血症。
腹瀉的常見病因
曲狀桿菌通常都是由動物傳染給人。這一過程可以發生在養殖場,也可以發生在餐桌上。肉類如果沒有燒熟,就會造成曲狀桿菌感染,引發腹瀉。
雞蛋要煮熟!
沙門氏桿菌也屬於曲狀桿菌類。沒有完全煮熟的雞蛋中往往帶有這種細菌,其感染症狀通常有:高熱、心肌乏力、腸梗阻等。如果沒有得到妥當的醫療,沙門氏桿菌感染可以致死。全球每年感染沙門氏桿菌的人數約為3200萬,其原因大多為缺乏潔淨的飲用水。
諾如病毒
諾如病毒主要依靠接觸糞便、口水傳播,其致病劑量極小——100個病毒粒子足以致病。被污染的食品、飲用水,個人衞生習慣不良都有可能導致感染諾如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