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肆虐 全球經濟也「中招」?
2020年2月6日(德國之聲中文網) 冠狀病毒疫情在中國的病例數依然在快速增長,醫學專家估計,疫情還要十多天才能達到頂峰。湖北省的幾千萬民眾正在經受最為嚴厲的隔離措施,中國政府還延長了春節假期,並推遲了股市的開盤日期,希望能以此來遏制疫情的蔓延。
本周一(2月3日),中國股市開盤後一度重挫,不過到了星期二,盤面就趨於穩定。就在開盤前,中國當局給全國金融系統注入了12億人民幣的巨額資金,這一不同尋常的舉措是為了穩定本國的金融市場以及銀行體系。同時,抗擊疫情所需的物資,也受到了進口關稅減免的待遇。
疫情不僅僅衝擊金融市場,消費市場也在病毒肆虐下損失慘重。農歷新年前後的許多大型活動被迫取消,旅遊景點、影院等場所也紛紛宣告關門。星巴克、麥當勞、優衣庫、宜家等跨國企業也都關閉了在中國的連鎖門店。
旅遊業的處境亦同樣淒慘。許多國家都發出了針對中國的旅行警告,航空公司紛紛削減中國航班。中國政府還呼籲民眾推遲出國旅遊的行程,境內的旅行團也遭到禁止。
大眾、寶馬、豐田、特斯拉等汽車廠商,無法像往年一樣在春節過後立刻復工;事實上,幾乎所有的行業都陷入了停滯。全國能源消費需求應聲暴跌,中國最大的煉油企業目前已經宣佈每日減產60萬桶。
中國經濟今非昔比
2003年,SARS非典型性肺炎疫情肆虐時,中國的國內貿易同樣損失慘重,股市也出現了下滑。不過,如今全球各經濟體之間的聯繫更為緊密,中國經濟在全球所佔的比重也遠遠超過17年前:從當年的5%攀升到如今的16%。
對於德國而言,中國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既是德國極其重要的出口市場,也是眾多德國企業的重要生產基地。中國早已成為了全球供應鏈上不可或缺的一環。
慕尼黑大學萊布尼茨經濟研究所(ifo)的宏觀經濟學教授沃瑪斯豪伊賽(Timo Wollmershäuser)認為,此次疫情將比當年的SARS造成更大的損失;2003年持續了6個月的疫情讓中國經濟增長率損失了1個百分點,對德國經濟則幾乎沒有影響,"但是現在中國經濟的重要性更高,同時這次疫情也更嚴峻、中國政府的應對措施也更加激烈。"
暫難判定損失規模
也有不少專家認為,現在評判疫情的經濟影響還為時過早。德國商會駐華北及東北首席代表晏思(Jens Hildebrandt)就對德國之聲指出,疫情在春節前後爆發"是不幸之中的萬幸",因為全國各行各業本來在這期間也是要停工的,有些行業的停工期更是會持續好幾個星期,只有旅遊業是例外。晏思認為,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究竟會對生產、就業產生怎樣的影響,可能還需要至少一到兩星期的時間才好評判;屆時,延長後的春節假期就將結束,各種影響將顯現出來。
晏思進一步指出,武漢及周邊地區是重要的勞工輸出地,該地區目前正因防疫隔離需要而受到嚴格的交通管制;一個星期後,究竟有多少工人能夠返回產業聚集的北京、上海、廣東地區?那裡的生產又會受到多大的影響?全球產業鏈也會因此受到怎樣的衝擊?
德國外貿和批發商協會(BGA)的外貿部門主任沃爾夫(Gerhard Wolf)認為,目前還沒有跡象表明供應鏈會徹底中斷,"即便現在出現了一些延誤"。他呼籲各界切勿恐慌。
德國商會的晏思則強調,目前德國企業還沒有出現恐慌,局面相對平靜,"大家都在制訂計劃,以便應對不同情況。"
柏林的德國經濟研究所(DIW)也認為,目前還難以準確評估疫情的經濟影響。所長弗拉茨舍(Marcel Fratzscher)表示,如果中國以及全球的疫情得到有效遏制,那麼經濟損失將十分有限,至多是中國面臨短期的生產停滯而已。
疫情長短是關鍵
但是,德國基爾大學世界經濟研究所的學者甘恩(Dr. Klaus-Jürgen Gern)則警告說,要是中國工廠的停工期進一步延長,全球供應鏈就會受到威脅。"作為全世界的供應商,中國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德國安聯保險的分析師也警告稱,停工期過長將導致化工、汽車、紡織、電子產業的供應鏈中斷,跨國企業屆時將不得不匆忙尋找替代品,甚至被迫減產、停產。
韓國現代汽車現在已經陷入了這種境地:該公司2月4日宣佈,其在韓國國內的生產基地將在本周內停工,原因則是在中國大規模採購的汽車零件线束出現短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