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紐約時報:美國曾庇護大批納粹

2010年11月16日

二戰前,美國作為流亡目的地,曾是許多受納粹迫害人士的庇護所。但《紐約時報》近日披露的一份調查報告顯示,二戰後,美國情報部門也曾為不少納粹分子,尤其是工程技術人員的提供了避風港。

https://p.dw.com/p/QAI0
紐約時報大樓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

《紐約時報》在上周日(11月14日)刊登長篇報導,披露美國司法部掌握的一份秘密報告的內容:美國有關部門出於自身利益的考慮,在二戰後為許多納粹分子提供庇護和優厚的工作職位。

從納粹工程師到登月火箭之父

例如中央情報局就網羅了不少為納粹效力的德國工程師,讓他們前往美國,在美國的軍工技術部門就職。杜魯門總統批准了這項名為"曲別針行動"的計劃,但提出的條件是,不能招募"納粹軍國主義的積極支持者"。但CIA在執行過程中顯然沒有遵循這一原則。

Apollo 8 Mondmission
土星5火箭運載阿波羅8號升空圖片來源: AP

典型的例子之一是阿圖爾‧魯道夫(Arthur Rudolph)。這位火箭專家是第三帝國一家軍工廠的負責人,他曾毫無顧忌地使用集中營囚犯、戰俘等強迫勞工。1945年美國方面把魯道夫招募到德克薩斯,參加火箭研發項目。他參與研發的"土星5號"火箭在1969年使人類首次登月行動成為可能。魯道夫本人受到美國航天局的嘉獎,被稱為"土星-5火箭之父"。美國司法部的報告指出,有關部門在上世紀40年代末就瞭解了魯道夫的歷史和劣跡,但仍然阻止移民局拒絕其入境。

在美國容身的納粹不到萬人

1979年,美國司法部成立了一個特別調查小組,專門負責清查生活在美國的德國移民的納粹背景,並在必要情況下將其驅逐。這一由律師、歷史學家和刑事問題專家組成的機構自成立以來,已有約300名有歷史罪行的納粹分子被遣送出境。但報告也指出,二戰後在美國得到"庇護"的納粹分子的人數遠遠低於1萬人,並不像人們長期以來所推測的那麼多。

司法部特別調查小組也對魯道夫的案件展開了調查。經過交涉,魯道夫1983年同意離開美國並放棄美國國籍。一年後他返回德國,並因其在第三帝國時期的行為在德國接受了司法調查。

對於中央情報局利用納粹"技術移民"為美國軍工領域服務,此前學者的研究和有關的官方報告都有所論述。但司法部的這份報告更近了一步,系統地記錄了美國政府機構在此類行動中的協調合作及欺騙公眾的規模。

「死亡天使」的頭皮

《紐約時報》報導稱,這份長達600頁的報告早在2006年就已撰寫完成,但一直沒有公佈,理由是"尚存在一些程序上的不完整和事實錯誤"。直到一個名為"國家安全檔案"(National Security Archive)的私人研究小組威脅說,要就此提出控告,司法部才提供了一份經過事後編輯的版本,其中許多敏感部分已被刪除。

《紐約時報》得到的該報告是一份完整版本。報告得出的一個結論是:美國政府曾"與迫害者同流合污","以受迫害者的庇護所著稱的美國在一定程度上-在小範圍裡,也曾是迫害他人的凶手的避風港"。據稱,因此類事件的影響,美國曾和一系列國家發生外交糾紛。

Mengele Porträt
門格勒(Josef Mengele)圖片來源: dpa

《紐約時報》還注意到報告中提到了一件"逸事":80年代中期,司法部特別調查小組的負責人曾在自己的辦公桌裡保存著一塊據稱是納粹戰犯門格勒(Josef Mengele)的頭皮。被稱為"奧斯威辛死亡天使"的門格勒匿跡南美多年後,70年代末死於巴西。據稱美國司法部內部當時都流傳著這樣的擔憂,即門格勒並沒有死,而是隱藏在美國。這段插曲表明,要維護美國在這一領域的"正義形象",有多麼困難。

作者:葉宣

責編:凝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