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609 China Afrika Engagement
2009年6月11日歐洲人在過去兩、三年裡懷著不舒服的感覺觀察著中國在非洲大陸上的行動。中國跟西方想要孤立起來的獨裁者們做生意,對那裡的破壞環境和侵害人權行為不置一詞,不關心歐洲這些年來試著與發展援助掛起鉤來的標準。當現在在經濟危機中中國投資計劃破裂的第一批消息傳來時,有些歐洲人鬆了一口氣。
萊比錫大學經濟學家和非洲問題專家阿舍教授也讀到了相關的報導。他說:「這類消息傳來,來自贊比亞和其它國家,那裡的一些礦井暫時或者長期被關閉了。但也有其它例子。中國人的行動並沒有收縮。"
他估計,已經大約有100萬中國人生活在非洲大陸上,雙邊貿易額在經濟危機之前就已經達到了550億美元,相當於歐洲與非洲貿易總額的六分之一。在歐洲仍然主要把非洲視為發展援助的對象並對此展開種種辯論之際,人們忽略了一點:亞洲主要是私有經濟界在堅持他們的非洲行動。
阿舍舉例說:"最好的例子是棒恩礦,那曾經是德國辦在利比裡亞的企業。在那裡內戰的混亂中,我們驚惶地放棄了它。而現在,它被一個專門為此組建的中國企業集團買了下來,並在那旁邊建了一個新煉鐵廠。恰恰在私有經濟投資方面,有些人會逆景氣周期地投資。而這本身是一件精彩的事情。"
西方注意的始終還是中國在原料領域、軍火供應或者基礎設施投資方面的合同,也就是說,政府行為。實際上,那裡早就存在著範圍廣闊的各種投資者,從國有企業到私有企業都有。阿舍教授認為,西方還沒有人真正看到人們對那裡的興趣面有多廣,"中國在非洲直接投資的特點是,雖然最大的項目存在於原料領域,但最多的項目是在加工業和貿易方面。而這正是我們一直想要的,因為這些領域能夠創造工作崗位。"
經合組織每年發表一份關於非洲大陸經濟情況的報告。該組織的約翰內斯‧於廷相信,非洲雖然現在受到了經濟危機的沉重打擊,但這個大陸有了充分的準備,以便一旦世界景氣恢復,便讓前些年的增長得以繼續下去。於廷認為,原因之一是: "非洲在許多領域裡實現了風險分散化,不再單方面地依賴於歐洲和美國。"
對傳統的資助方歐洲和美國來說,這意味著影響力的下降。在過去這些年裡,歐美總喜歡把新貸款的發放跟一些條件結合起來,比如要求那裡的政府作出與腐敗鬥爭的更大努力,或者在使用預算資金方面增加透明度。在這種情況下,當富有石油的安哥拉忽然由於不同意給它規定的條件而拒絕了世界銀行的一筆貸款時,給西方帶來的震驚更是可想而知了。與此同時中國提供了一筆無條件的貸款。
儘管如此,科學與政治基金會的非洲問題專家德尼斯‧圖爾仍然認為有理由保持樂觀,"這些企業會發現,或者已經在發現過程中:在這些國家裡,經營是特別困難的,那裡有腐敗,那裡缺乏基礎設施,缺乏法律上的安全。他們在那裡會看到西方企業身陷其中的同樣的問題。"
但不管怎麼說,這些問題將來恐怕只能跟中國聯手才能解決。
作者:Mathias Boelinger / 平心
責編:樂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