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當年革命者今昔談
2013年8月8日(德國之聲中文網)斜陽投下長長的影子,緬甸仰光市老城區,我來到那片殖民時期留下的建築。沒有門牌,沒有路牌,進入一座房子,走上一處多年未擦拭的樓梯,這裡的三層樓上有一個圖書館。踏進屋內,眼前突然清潔明亮起來,屋裡牆上釘著一排排放滿圖書的書架。
同我交談的三名談話夥伴已坐在桌旁等候。他們將向我講述緬甸漫長複雜的民主運動的歷程。他們三位是編輯和圖像設計員敦溫陽(Tun Win Nyein)、書店老闆寬敏(Kyaw Minn)和歷史學家庭南拓(Tin Naing Toe)。雪白的繡花桌布上放有緬式茶點。
革命根基
1988年,當緬甸爆發全國性反抗執政的社會主義黨(BSPP)以及軍政府的民主運動時,他們三人還都是工程師。敦溫陽和庭南拓毫不猶豫地投身到這一運動:敦溫陽開始領導仰光郊區的工人,庭南拓回到家鄉組織工程師協會,進行罷工活動。寬敏當時是公務員,雖然同情抗議活動,但由於國家機構的嚴密監督而無法親自參加抗議活動。
人民的起義遭到緬甸軍政府的嚴酷鎮壓。他們三人都面臨這樣的抉擇:返回有一定風險的原先生活、轉入地下或者到邊境地區參與那裡的武力反抗運動。敦溫陽決定轉入地下。
在他出生的城市曼德勒,敦溫陽借用著名的佛教僧侶的名字創立了地下報刊"奧塔馬"(Ottama)。當年,奧塔馬曾英勇抗擊過英國殖民統治。後來敦溫陽被捕並在押多年。庭南拓先回到原先的工作崗位,但數月之後,當國家官員被要求填寫表格澄清抗議期間的表現時,他便辭去了公職。寬敏在抗議期間一直沒有放棄工作,但現在卻辭職成了一個賣書的。
昂山留下的遺產
我們在圖書館的談話進行了一段時間後,敦溫陽的妻子也參與進來。她是一名政治家,擔任"新社會民主黨"的發言人。同丈夫一樣,她也度過了多年的鐵窗生涯。
他們4人都認為,反對軍政府的鬥爭與當年昂山將軍抗擊英國殖民軍的鬥爭一脈相承:"昂山將軍抗擊的是殖民政府,他代表了緬甸全體人民並為這個國家的獨立進行奮斗。現在我們鬥爭的目標是反抗軍政府對民權的壓迫和蔑視。"
鬥爭還在繼續
這次談話讓人明顯感到,這場鬥爭還遠未結束。庭南拓說,"今天的境況當然要強於25年前。這也是1988年的功勞。"敦溫陽插話說,"雖然我堅信變革,但緬甸的變化還太少,比方說,工人和農民的法律保障仍然未能建立起來。新聞自由和建黨自由還很不完善。我們需要為少數民族建立聯邦體制。"
問到是否信任吳登盛總統時,他們四人的回答都顯得很小心謹慎,也很客觀。他們盡量將這個人同他扮演的角色分開。吳登盛曾是將軍,現在領導文職政府,他同翁山蘇姬一道構成緬甸開放的面孔。寬敏相信,吳登盛作為個人是正直的,但作為總統發揮能力的空間有限:"我想,他很想做些好事,但他的背後卻有一個軍人集團,吳登盛總統不過是一玩偶而已。"敦溫陽的回答更為小心:"吳登盛可能是一個好人,但他也曾是軍人獨裁政府的組成部分。因此我不相信,他在兩年內能發生根本變化。"
少數民族的權利
作為"新社會民主黨"的發言人,敦溫陽的妻子尤其批評了對穆斯林少數民族羅興亞施加暴力事件。她說,軍政府曾在1988年暴力鎮壓了數千人的抗議行動,"而現在卻突然無法制止對羅興亞的暴力!"她猜測,正是政府在暗中煽動仇視,為衝突推波助瀾,並以這種方式阻撓開放進程。
敦溫陽發表了一番激情言論支持聯邦制度。他說,"2008年出台的憲法必須拋棄!只有在這以後,才能討論聯邦制問題。"在他看來,沒有聯邦制,便無法實現同少數民族的團結和統一;而沒有民族統一,便無法結束內戰。
他們眼中的西方
他們四人也批評了翁山蘇姬釋放以及議會選舉後西方持有的態度。敦溫陽認為,西方過早地取消了對緬甸的制裁:"表面上,美國和歐盟方面的條件得到滿足,而他們對實際情況卻毫無興趣。"西方對誰在緬甸執政、民眾、少數民族是否反對2008年的憲法,並不感興趣。"外國投資商要來,迫使我們趕緊照他們的意志辦。"
作者:Rodion Ebbighausen 編譯:李魚
責編: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