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美國未來的夥伴
2013年5月21日(德國之聲中文網)47年了,美國沒有接見過緬甸政府領導人。有專家稱讚這是一次歷史性的訪問。儘管登盛的訪問並未帶來突破性的進展,兩位總統甚至沒有舉行新聞發布會。但在幕後,美國願意與緬甸結成地緣政治的重要夥伴。
中國陰影
2011年,登盛就任總統之後不久,就中止了一項大型水壩計劃。這引起美國的關注,因為水壩計劃的背後支持者是中國。新任總統似乎想脫離強大鄰邦的束縛。美國希望盡快利用緬甸這一開放的動向,原因之一是歐巴馬將軍事政策重點轉向了亞太地區。這是對中國發出的明確訊號,過去10年,中國軍費增加了175%。
中止水壩計劃的決定作出兩個月後,時任美國國務卿克林頓前往緬甸首都內比都。這裡距離印度邊界800公里,距離中國400公里。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的專家鮑爾(Ernest Bower)解釋說,這賦予緬甸重要的地緣政治意義。"談及美國對亞洲和印度太平洋的戰略,緬甸是連接南亞與遠東的紐帶。"此外,緬甸豐富的原材料也意味著未來的經貿關係大有潛力。
歐巴馬走平衡木
然而,對歐巴馬而言,與緬甸的新聯繫也是走平衡木之舉。一方面要支持明顯的民主化進展,另一方面要繼續抨擊緬甸的人道主義災難,比如穆斯林少數族群仍受到殘酷壓迫。但專家鮑爾充滿信心,他相信登盛是真心希望改革,而不是僅僅為了讓美國取消制裁。"我覺得他真地首先以政治改革為己任,這在亞洲國家並不常見,因為通常都是經濟改革先行。"
針對歐巴馬相對友好的緬甸政策,美國國內政界的抗議不大,主要來自於兩黨的激進派。他們要求,不應過於深化與緬甸的關係。民主黨是出於人道主義,共和黨是出於軍事考量。一些人權組織認為,此次訪問為時過早,因為這等於挪去了緬甸政權的改革壓力。
推開這扇門
但多數人還是因襲美國的政治傳統,將那些明顯嘗試告別專制歷史的國家,收歸自己的羽翼之下。儘管如此,許多人並不信任緬甸政權的努力,畢竟總統登盛迄今僅兌現了一小部分承諾。積極的例子包括釋放政治犯,消極的例子包括阻止聯合國人權事務高級專員辦事處在緬甸設立辦公室。
但歐巴馬政府看來更願意積極地看待這"半杯水"。他們抓住緬甸50年來的首次開放之機,從門縫中踏入一隻腳。如今的任務是進一步推開這扇門,既是為緬甸的利益,也是為美國的利益。
作者:Maximilian Hofmann 編譯:苗子
責編:洪沙